词条 | 北狄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北狄乐唐代乐曲。源于西北少数民族,北周、隋时传入中原。唐时存53曲。贞观年间,并州人侯贵昌在太乐署传授北狄乐,因北狄乐皆为马上演奏,故在太乐署没有什么影响而隶属于鼓吹署。乐工受断发习俗的影响,常以围头束发为特征。 北狄乐东北西部鲜卑族先祖的音乐。其形式是在马上奏乐,所用乐器为鼓和角,自汉代以来总归鼓吹署。东晋时期吐谷浑(鲜卑族的一支)自今辽宁西迁甘肃,青海之间,将北狄乐带到西北。在后世西凉乐《慕容可汗》、《吐谷浑》、《部落稽》、《钜鹿公主》、《白净皇太了》、《企喻》等仍有北狄乐风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