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祁连优地槽褶皱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北祁连优地槽褶皱带

中国二级大地构造单元名称。祁连山的中心深海槽,由侵位的超镁铁岩和辉长辉绿岩、具枕状构造的基性喷发岩、放射虫硅质岩和复理石构成中上寒武统和中下奥陶统两套蛇绿岩系,上奥陶统和志留系为火山碎屑复理石建造。北祁连优地槽内的火山岩及相关的沉积岩层是典型的古蛇绿岩带。寒武纪和奥陶纪的古蛇绿岩带呈北西——北西西向延伸长达600千米,主要有细碧岩、粗玄岩、拉斑玄武岩和安山玄武岩。古蛇绿岩特征组合从下至上为辉长辉绿岩→含放射虫硅质岩、复理石建造→中基性、中酸性海底喷发岩→超镁铁岩。超镁铁岩出现于晚期。古蛇绿岩带中的蓝闪片岩带伴随超镁铁岩带出现,沿青海省祁连县大体分南北两支,断续出露100公里, 清水沟一带厚达150~200米,主要类型有石英——白云母——蓝闪片岩, 石榴石——帘石——蓝闪片岩等。此外,在俄博野牛沟以西还有蛇绿混杂岩分布。北祁连还有少量酸性岩,但常与蛇绿岩伴生, 为以钠、奥长石为主的斜长花岗岩(柴达诺山、拉硐等)。总之,北祁连从寒武纪开始至早中奥陶世,处于以引张为主的海盆扩张阶段,晚期出现了俯冲断裂,形成向北东倾斜的深海沟俯冲带。志留纪——泥盆纪时则是这一海槽主要闭合阶段,广泛分布于北祁连北缘的中下泥盆统老君山砾岩即是洋陆转化的标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