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魏孝文帝改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即拓跋宏 (471—499年在位),鲜卑族,为加强中央集权,缓和阶级矛盾,他亲政前后,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主要内容有: 太和八年(484),颁行俸禄制,禁止官吏任意向农民征税,统一财政收支; 太和九年(485),颁行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分配给农民一小块土地,使荒地与劳动力结合起来; 次年,又建立三长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党,邻、里、党各有长,责成三长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 太和十七年 (493) 迁都洛阳,并推行一系列汉化政策,以汉姓、汉语取代鲜卑姓氏、语言,革除鲜卑旧俗,使鲜卑贵族与中原士族通婚,又改易服装等。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对于巩固北方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民族融合、加速拓跋族的封建化进程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