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医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医和

春秋时秦国良医。《春秋左传·昭公元年》载,公元前541年,晋侯求医于秦,秦伯派医和去治病。经诊断,晋侯的病起于迷恋女色,已不能治。医和认为,天有六种气象,生出五种口味,显示为五种颜色,应验为五种声音。过了头就会生六种疾病。六种气象即阴、阳、风、雨、晦、明,分为四时,有五声的节奏,过度得祸: “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蠱之疾。”晋侯的病正由于此。这里,正体现了医和的医学观点。此观点概括于《内经》之中。

018 医和前5世纪

春秋时期秦国名医。据《春秋左传》记载,他给晋侯诊病时,以“六气致病说”解释发生各种疾病的原因。他说“天有六气: 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他以六气致病说阐明了自然界气候变化与人体患病的关系,抛弃了鬼神致病的说法,创立了我国最早的病因学说,为中医病因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医和

春秋时期秦名医。与医缓齐名。昭公元年(前541) 晋平公患病,求医于秦,秦景公派医和前去诊视。医和诊晋平公病,明确指出其病因非鬼神所致,而是沉溺女色,惑以丧志。此疾已不可为。医和进一步阐发了著名的 “六气致病说”,谓 “天有六气,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六气致病说正确简明地论述了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等原因与人体疾病的关系。对我国古代早期唯物主义病因学说的形成,很有影响,是中医学理论的萌芽。

医和

春秋时的秦国医家,约为公元前6世纪人。据《左传·昭公元年》载,公元前541年(周景王四年),他曾受命前往晋国为晋平公医病。他倡论阴、阳、风、雨、晦、明为“六气”,认为六气太过就会引起不同的疾病。阴气过盛会患寒症,阳气过盛会患热症,受风过度四肢会患风湿,淋雨过度会患腹病,贪色而房事过度会造成虚损,白天思虑过多会引起神经衰弱。这些思想反映了当时朴素唯物的病因学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