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十二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十二律

中国古代律制。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又,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 “吕”。总称 “六律”、“六吕”,或“律吕”、“十二律吕”、“十二律”。十二律有时称 “正律”,乃对其半律 (高八度各律) 与倍律 (低八度各律) 而言。

十二律

中国古代最基本的乐律体系。古代最早的乐律系统只有五个音,即宫、商、角、徵、羽。随着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又增加二音,即变宫、变徵,而形成七音系统。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发展,到周朝时就形成了在一个八度音阶之内分为十二个半音(音阶不完全相等) 的十二律系统。其分音方法,系采用 “三分损益法”。其十二个音的名称,以黄钟为始,依次为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此后,又回到黄钟之调 (高八度)。这十二个半音中,凡单数者,又特称为 “律” 或 “阳律”; 双数者,则特称为 “吕” 或 “阴吕”,统称为 “律吕”。而高八度各音,又称为 “半律” 或 “清音”; 低八度各音,则称为“倍律”或 “浊音”。十二律产生之后,基本上解决了乐曲转调的问题,即所谓的 “旋相为宫”。从而使音乐家可以在更加广阔的乐律领域中,根据不同的创作需要,来变换不同的乐调,以增强音乐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