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千顷堂书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千顷堂书目私家专题书目。清初黄虞稷撰。黄虞稷(1629—1691),字俞邰,号楮园。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侨居江宁(今江苏南京)。藏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他出身于官宦之家,父居中为明朝南京国子监丞,广搜典籍达六万余卷,构千顷斋以藏之,并撰《千顷斋书目》六卷。虞稷少聪颖,七岁能诗,号神童。十六岁入县学,后困诸生三十余载。其间受家学影响,醉心典籍,博洽群书,守先世藏书而裒聚附益,又不下数千卷,遂扩充千顷斋成千顷堂以贮书。晚年应内阁学士徐元文之荐入明史馆纂修《明史》,分纂“列传”及“艺文志”部分。后又随明史馆总裁徐乾学入太湖包山书局助撰《大清一统志》。不久,力疾竣事而卒。所撰《千顷堂书目》三十二卷,是依据千顷斋、金陵丁雄飞、江宁龚蘅圃之藏书及书目基础上编撰而成,共收录明代上至十六朝帝王将相下及文人平民的野史杂记达一万三千余种。 千顷堂书目(清)黄虞稷撰,瞿凤起等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5月出版。16开,806页。 千顷堂书目书目名。清初黄虞稷(1627—1691)撰。三十二卷。收录明代典籍 一万 二千余种,著者多注简历,每类末附宋、辽、金、元人著作。为查考明及明以前典籍的重要目录之一。 千顷堂书目三十二卷,清黄虞稷编。黄虞稷(1627—1691),字俞邰,又字楮园,江苏南京户部街人,是一位精通元明史事的版本学家和目录学家。先世泉州人,其父官至南京国子监丞,好读书,喜收藏,且多有著述。黄虞稷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和影响,后来因仕途屡受挫折,遂埋头读书,遍涉经史。明末清初离乱之际,广泛搜集各类图书,家藏图书日渐丰富,编写了《千顷堂书目》三十二卷。采用四部分类,经部分易、书、诗、三礼、礼乐、春秋 孝经、论语、孟子、经解、四书、小学;史部分国史、正史、通史、编年、别史、霸史、史学、史抄、地理、职官、典故、时令、食货、仪注、政刑 传记、谱系、簿录;子部分儒家、杂家、农家、小说、兵家、天文、历数、五行、医家、艺术、类书、释家、道家;集部分别集、制诰、表奏、骚赋、总集、文史、制举、词典。该书所录皆为明代图书,网罗极富,约一万二千余种,为研究明史提供了颇为完备的直接的资料,堪称研究明史的一把钥匙。四部分类著录,注明撰者、卷数,偶或涉及成书次第、内容解说。各类之末分朝记载宋辽金元四朝作品,补《宋志》之不完备及金元二志之全阙,开一代著作和补史艺文志的先例,填补了史志目录的一段空白。其类目中类书含丛书最杂,别集顺序按登科顺序为标准编排,系统清晰,便于查阅。增设词类,著录宋元曲,赋予目录学以时代气息。现存静嘉堂所藏清抄本,适园丛书(第二集)本和中国书店影印适园丛书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