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单杠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单杠

由一根直径2.8厘米的铁制或钢制横杠固定在两根支柱上,两端由钢索固定的一种体操器械。离地2.55~2.75米高,可升降。
18世纪末,单杠出现在西欧的杂技舞台上。1812年德国体操家逐步完善了这项器械。与此同时,中国清朝末年,也有类似的体操器械出现,称之为“五根棍”(杠子)。1869年,第1届奥运会开始把单杠列为男子竞技体操比赛项目之一。单杠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经常进行单杠练习,能增强上肢、肩带、腹背肌肉群的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以及前庭分析器官的功能;培养勇敢、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初学单杠时,一般应从低杠逐渐过渡到高单杠练习。单杠的全套动作必须由不停顿的动力性动作组成,包括各种摆动动作、上法、屈伸、回环、转体、腾越、空翻、再握、下法等。它对运动员的绝对力量要求不很高,但对肩、髋关节的柔韧性,身体的协调用力和在空中的定位、判断及控制能力的要求很高。这些非常适合儿童、少年及早练习,并取得好成绩。


单 杠


70年代以来,“旋”下和空翻再握、单臂大回环的陆续出现,加上大护掌、海绵坑的应用,使单杠技巧飞跃的发展,推动整个体操进入了“旋”空翻时代。
单杠动作幅度大,变化多,有些动作具有一定的惊险性。因此在教学训练中,要加强保护与帮助,防止出现伤害事故。


单 杠

单杠Dangang

是竞技体操中男子六项之一。它由横杠、立柱和拉链三部分组成。拉链需固定在地面的铁桩上。横杠一般用高碳钢、弹簧钢和镍铬钢材料制成。标准单杠:杠长240厘米,杠高255—275厘米,杠面直径2.8厘米。单杠最早出现在18世纪末西欧杂技舞台上,1812年德国体操家完善了这种器械。中国清朝末年也有类似体操器械,被称之为“五根棍(杠子)”。1896年,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把单杠列为男子竞技体操比赛项目。单杠器械高,杠面阻力大,杠上、杠下、杠前、杠后都可以完成动作,为该项目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练习者在器械上可以完成各种摆动、回环、屈伸、转体、换握、腾越、空翻等类型的动作,借以发展力量、柔韧、协调、时空感觉以及勇敢、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由于单杠技术全面、复杂,使它成为整个竞技体操的领先项目。许多技术和动作都是由单杠上移植到其它项目中去的,从而,推动了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单杠一直被列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主要以低单杠为主。通过混合悬垂、单纯悬垂、支撑、骑撑、摆动和简单的上、下法动作来达到锻炼的目的。教学中注意打好基础、掌握正确的技术和身体姿态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保护与帮助,以免发生伤害事故。由于学生年龄小,素质差,可采用不同粗细的杠面和不同高度的低单杠来组织教学,对于学生掌握动作、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

单杠

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比赛用单杠由横杠、立柱和4条拉链3部分组成。横杠长2.40m、直径2.8cm、杠高2.55m。横杠一般用高碳钢、弹簧钢制成。全套动作由不同握法交替完成的近杠、远杠的摆动、转体、飞行动作组成。18世纪末,德国体操家F.L.扬用一根直径8cm的木杠架起了第1副单杠。1812年后,他又将木杠改为铁杠,并将杠的直径缩小。1896年第1届奥运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20世纪30年代,单杠前后大回环和杠上转体180°等动作比较普及,还出现了扭臂大回环和后空翻下等动作。40年代末至50年代,出现了以振浪完成的分腿立撑回环接大回环、后悬垂的前后回环及大回环互换等难度动作,下法主要有直体后空翻、团身后空翻两周下等。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出现了“鞭打振浪”技术,对整个体操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先导作用。苏联的B.沙赫林和日本的中山彰规是这个时期的代表。70年代末创造了单臂类技术,“特卡切夫”腾空及“肖瑞智空翻”。80年代后出现了“向后大回环接后空翻两周成悬垂”、“向前大回环接前空翻一周半成悬垂”和“向后大回环接团身后空翻2周加转体成悬垂”等高难动作。在动作连接上更加巧妙,出现了飞行动作连接飞行动作的“3连飞”、“4连飞”等惊险的连接动作。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