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北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南北宗明董其昌把从唐到元的著名山水画家分为南北两个派系,称南宗、北宗。北宗始自唐朝李思训父子,尔后有宋代的赵干、赵伯驹、赵伯骕、马远、夏圭,画山水重渲染;南宗始自唐朝王摩诘(维),此后有张璪、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米家父子(米芾、米友仁)、“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等,作画追求意境清远散淡。南北宗划分并不尽合画家师承的历史事实。明末清初,画坛形成以董其昌、陈继儒为首的崇南贬北风气,将“南宗”视为正统,一时循南宗画风为盛。 清明上河图(局部),张择端(宋) 南北宗指道教全真道的南宗和北宗。参见“全真道”条。 南北宗中国画论的一种观点,明代董其昌(1555~1636)把从唐代至元代的著名画家分为南北两个派系,借用唐代佛教禅宗分为南北两宗来解释山水画的发展。将以水墨渲染画法为主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将以青绿勾填画法为主的职业画家视为北宗。带有崇南贬北的派系倾向。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