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洋公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18 南洋公学

1896年盛宣怀创设于上海。由电报、招商两局提供经费。分四院:师范院为中国师范教育的开端。外院,即附属小学堂。中院,即两等学堂(中学堂)。上院,即头等学堂(大学堂)。外院、中院、上院均为四年,三级相衔接,逐年递升,成为中国近代大、中、小三级制的雏型。而后学科、名称不断调整变化。由培养政治经济人才为主,转变为培养工业交通人才为主。1921年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邮电学校、交通传习所合并,名为交通大学。

南洋公学

官办学校名。清代末置。《清史稿·选举志二》: “ (光绪) 二十三年 (公元1897年) 宣怀又于上海创设南洋公学,如津学制而损益之,经费取给招商、电报两局捐助。奏明办理,因名公学。分4院: 曰师范院,曰外院,曰中院,曰上院。外院即附属小学,为师范生练习之所。中、上院即2等、头等学堂,寓中学堂、高等学堂之意。课程大体分中文、英文两部,而注重法政、经济。上院毕业生,择尤异者咨送出洋,就学于各国大学。意谓内国大学猝难设置,以公学为预备学校,而以外国大学为最高学府。论者谓中国教育有系统之组织,此其见端焉。后改归邮传部管辖,定名高等实业学堂。其课程性质,非复设立之初旨。此第1期无系统教育之大略也。”

南洋公学

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分四院:师范院(师范学堂);外院(附属小学堂);中院(中学堂);上院(大学堂)。外院、中院、上院均为4年,三级相衔接。师范院为各院培养师资。1903年改名为上海商务学堂。后改为商务部与邮传部的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邮电学校、交通传习所合并,改名为交通大学。

南洋公学

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1896年由盛宣怀创办,校址在上海徐家汇。设4院:师范院,招生40名,为中国师范教育的开端。1897年设外院(即小学堂),招10~18岁学生120名,学制3年。1898年设中院(即中学堂),学制4年。1900年建上院(即大学堂),学制4年。公学内四院并立,外、中、上三院学生各120名,每院学生分4班,每班30人。院与院之间相互衔接,逐年递升,上院4年学成给予毕业文凭。此为中国大、中、小三级学制的雏形。后逐渐变成一所工科院校,1921年改名为交通大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