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海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南海子又称南苑,为元、明、清历代皇帝狩猎、讲武的地方。在北京永定门外20里。元时为飞放泊,明永乐时又增广其地,周垣160里。缭以垣,畜养禽兽,又设二十四园,以栽花木。清朝因之,设海户1600户,人各给地24亩。旧有四门,清增之为九门。正南为南红门,东南曰回城门,西南黄村门,正北曰大红门,稍东曰小红门,正东曰东红门,东北曰双桥门,正西曰西红门,西北曰镇国寺门。面积约相当于三个北京城。苑中建有行宫、寺庙多处,如旧衙门行宫、团河行宫、南行宫、新衙门行宫、元灵宫、永慕寺、德寿寺、关帝庙、永佑庙、宁佑庙等。大红门内有南苑官署房,三层,十八间。乾隆三年又建更衣殿,南向、门三层,殿三间。苑中有海子五,俱源于一亩泉。中部有双柳树和饮鹿池,池旁立有昆仑石。“海子西北隅,岁清明曰,蚁亿万集,疊而成丘,中一丘,高丈,旁三、四丘,高各数尺,竟日而散去。今土人每清明节,往群观之,曰‘蚂蚁坟’。传是辽将伐金,全军没此,骨不归矣,魂无主者,故化为蟲沙”。“海子西墙,有沙岗委蛇,岁岁增长,今高三四丈,长十数里矣,远色如银,近纹若波,土人曰‘沙龙’”(《帝京景物略》)。清朝诸帝“春搜冬狩,以时讲武。恭遇大阅,则肃陈兵旅于此” ( 《日下旧闻考》)。道光皇帝有《南苑较猎》诗曰: “入望烟林曙色新,平原围合趁朝行。张弓不觉禽踪逸,纵辔还欣马足轻。柳拂绿丝春正暖,草含青颖日初晴。时来射猎循家法,眼底风光旧日情。”苑中还建有凉鹰台,高6丈,直径19丈,凡遇有重大典阅之事,均在此进行。又据《日下旧闻考》载: “凡田于近郊,设围场于南苑,以奉宸苑领之,统围大臣督八旗统领等各率所属军先莅围场布列,驾至围场,合围较猎。设总尉一人,防御八人,驻守大红门内。”清末南苑逐渐改为农田,仅存团河行宫等少数几处建筑。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