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涅水石刻造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南涅水石刻造像北魏至北宋的石刻造像。计2139件。1957年山西省沁县南涅水村古遗址出土,现已被迁至南涅水石刻陈列馆。这批石刻主要分为造像塔,造像碑和单体造像三种。造像时代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神䴥元年(公元428年)为上限,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为下限,纵贯北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宋七个朝代。历时越600年之久。这批石刻以技巧纯熟、刻工细腻、人物造型优美,衣饰面相富于写实而著称。它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的佛教艺术、书法艺术等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南涅水石刻造像现收藏展出于县城西南隅的石刻造像博物馆。这批石刻造像,系1959年在当地古寺遗址中出土,共1300余块(尊),多为平面正方形或锥体形。每块石刻周围雕有佛龛、佛像及各种花卉图案。每组由5—7块组成,可垒成塔形。据石刻题记,此为北魏永平三年(510)至宋天圣九年(1031)间历代民间石雕艺术品。另外,馆内收藏有石碑二十余通,大小各体造像50余尊,大者近3米,小者仅有0.3米,造型具有时代特征,是古代石雕艺术珍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