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卧薪尝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卧薪尝胆

薪,柴草。胆,苦胆。史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公元前496年,吴越两国战于槜李(今浙江嘉兴)。吴败,吴王阖闾负伤而死。子夫差即位,誓报父仇,三年后败越于夫椒 (今江苏吴县)。越王勾践率领五千兵士退守会稽山 (今浙江绍兴),被吴军层层包围。勾践采纳谋士范蠡的建议,卑辞厚礼向吴求和。吴国的谋士伍员 (子胥)认为越是吴的心腹之患,勾践是贤君,文种、范蠡都是良臣,若放过勾践,必然危害吴国。但夫差不听伍员劝告,许越议和,罢兵而归。勾践自会稽山下来,把国内事务委托给文种,亲自带着范蠡等人去吴国给夫差当奴仆,含辱忍垢两年,终于于前491年回国。为不忘会稽之耻,勾践 “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为雪会稽之耻,勾践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彩,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以安抚百姓。对内,减轻刑罚、赋税,奖励生育,鼓励百姓开荒种地,筑城立郭训练军队。对外,广泛结交齐、楚、晋等诸侯国。对吴,离间夫差与伍员关系,使其疏远直言劝谏的伍员; 腐蚀麻痹夫差,送美女西施、郑旦,使夫差沉弱女色; 高价收买吴国粮食,使吴粮食短缺; 采良木送巧匠给夫差大兴土木,消耗吴的人力物力。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自前482始,勾践趁夫差北上会盟黄池 (今河南封邱县南),吴国精兵都随夫差北上的机会,开始伐吴。前478年,勾践亲率越军攻入吴都,夫差急派使者求和。在范蠡的极力反对下,勾践拒绝请和,并将夫差囚禁。前473年,夫差自杀身亡。死前,他才痛悔不该偏听偏信,逼死伍员,以至亡国。从越国降吴,到最终灭吴,前后经过二十多年,所以后人以 “卧薪尝胆”来赞扬越王勾践不甘失败,发愤图强以雪国耻的精神。

卧薪尝胆Woxinchangdan

古人奋发图强故事。公元前494年,正值多事之春秋。在夫椒那个地方,吴国的军队把越国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越王勾践忍受着奇耻大辱,被迫携妻带儿来到吴国,给吴王夫差当奴仆。3年后,勾践被释回国。他立志要洗雪国耻。为了不致让安逸的生活把自己报仇的决心消磨掉,晚上他不睡舒适的床铺,而睡在柴草堆上,用戈当枕头。在屋里还吊起一只苦胆,每天早起后,晚睡前以及吃饭时,都要尝尝苦胆的滋味,鞭策自己勿忘国耻!越王发愤图强,使越国兵精粮足,富强起来。公元前473年,勾践率大军再次攻吴,把夫差围困起来。夫差自杀身亡,吴国灭亡。勾践大会各国诸侯,成为春秋时期最末一个霸主。勾践也为后人留下了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的君主的美名。

卧薪尝胆

表示个人行为品质的道德用语。语见《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宋史·胡宏传》:“太上皇帝劫制于强敌,生往死归,此臣子痛心切骨,卧薪尝胆,宜思所以必报也。”卧薪尝胆意谓不因贪图安逸而忘记报仇雪耻。后常用来形容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志在恢复的行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扬卧薪尝胆、刻苦自励精神仍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