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卫尉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卫尉寺禁卫军指挥机关名。南北朝时期始置。此后历代沿置,至南宋以后废。初掌宫门屯卫。至唐以后掌兵器保管及仪仗用器械等事。《旧唐书·职官志三》: “卫尉寺: 〔秦置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属官有公车司马、卫士、旅贲3令。梁置12卿,卫尉加 ‘寺’ 字,官加‘卿’ 字〕。卿1员,(从三品); 少卿2人,(从四品上)。卿之职,掌邦国器械文物之事,总武库、武器、守宫3署之官属。少卿为之贰。凡天下兵器入京师者,皆籍其名数而藏之。凡大祭祀大朝会,则供其羽仪、节钺、金鼓、帷帟、茵席之属。丞2人,(从六品上); 主薄2人,(从七品上); 录事1人,(从九品上); 府6人,史11人,亭长4人,掌固6人。丞掌判寺事,辨器械出纳之数。主簿掌印,勾检稽失。录事掌受事发辰。” 卫尉寺官署名。唐中央机构,九寺之一。掌军器仪杖、帐幕。置卿一人,少卿二人,丞二人,主簿二人,录事一人。下设武库、武器、守宫三署,分掌本寺之事宜。宋沿唐旧制设置。宋初,凡武器收藏归内库,供帐、供幕帟归仪鸾司,本寺无所掌。设卫尉卿与少卿管领,皆属寄禄官;另置判寺事一人,以郎官以上充任。元丰改官制后,以卫尉卿为长官,卫尉少卿为副长官,并设丞一人助理寺事、掌有关仪卫兵械、甲胄之政令。下属机构有内弓箭库、南外库、军器衣甲库、军器弓枪库、军器弩剑箭库等官库,皆掌收藏兵杖、器械、甲胄,以备军国之用。另有军器什物库、宣德楼什物库,掌收贮军器什物,按籍颁发以给用。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并入兵部,后不复置。 卫尉寺即卫尉的官署。卫尉始置于战国, 秦汉时为九卿之一, 银印青绶,秩中二千石,掌宫门卫屯兵。汉景帝时曾一度更名中大夫令, 王莽时又曾改称太卫。由于卫尉掌兵,故地位极其重要。两汉执政人物,总是以亲信宗族出任此职,以巩固自己的权势。汉代卫尉属官主要有:(1)卫尉丞。西汉秩千石,东汉秩比千石。职掌总署曹事。(2)公车司马令。秩六百石。西汉时掌殿司马门,夜徼宫中,天下上事及阙下凡所征召皆总领之。东汉掌宫南阙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征诣公车者。(3)卫士令(西汉)。主卫士。(4)南宫卫士令(东汉)。秩六百石。掌南宫卫士。(5)北宫卫士令(东汉)。秩六百石。掌北宫卫士。(6) 旅贲令 (西汉)。为奔走之任。(7)左右都候(东汉)。秩六百石。主剑戟士,徼循宫,及天子有所收考。(8)宫掖门司马。秩比千石。具体分为南宫南屯司马,主平城门;宫门苍龙司马,主东门;玄武司马,主玄武门;北屯司马,主北门;北宫朱雀司马,主南掖门;东明司马,主东门;朔平司马,主北门。魏、晋、南北朝多沿置。唐代为卫尉卿, 但已非原来职务,仅掌仪仗帐幕等。明清废。卫尉寺皆设于京师宫内。寺门前施一“行马”(砖台上所置放马绳用的木架), 为仪仗。西汉时长乐、建章、甘泉诸宫亦不时置卫尉以掌其宫,名曰“长乐卫尉”、“建章卫尉”、“甘泉卫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