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参同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参同契(见“周易参同契”条。) 参同契见 《周易参同契》。 参同契佛学著作。唐代禅师希迁著。希迁于唐代天宝元年 (742) 入南岳,在南台寺侧巨石上结庵而居,时称石头和尚。读《肇论》 至 “会万物为己者,其为圣人乎”句时,得到启发,击桌叹道: “圣人无己,靡所不己。法身无象,谁云自他?”遂写成佛理名篇《参同契》。该书用五言偈体,全文220字,言简意赅,哲理深邃。“参同契”三字,原出自汉代道家魏伯阳著《参同契》书名,希迁盖取其意,以发挥他的以 “回互” 为眼目的禅法。他在《参同契》 中反复阐明一心与诸法间的本末、显隐交互注释的关系,从个别的事物上显现出全体的理。此著作已传至日本,至今为曹洞宗僧人早晚课诵的经典,影响深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