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反对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反对党fanduidang通常指资本主义国家议会中对应于执政党的在野党。起源于英国。18世纪前半叶,英国形成了由下议院多数党议员出任内阁大臣,由其领袖出任首相的制度。辉格党和托利党两大党在此基础上形成获得议会多数时上台执政、在野时进行反对的局面。1820年由霍布豪斯创“英王陛下的反对党”一词。在大选中,获得次多数席位的政党成为法定的反对党,在野时,可以组织一套相当于内阁的班子,即“影子内阁”。这已成为英国宪法惯例。后来,实行内阁制国家的在野党都称“反对党”。一般地说,反对党对现行的政治制度是忠诚的,它主要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议会里以在野的地位进行牵制与监督执政党的活动,并利用执政党的失误,设法取而代之。 反对党又称“在野党”。一个国家执政党的对称。议会或总统选举中失败的政党。对执政党起牵制和监督作用,指责批评其政策,设法在下次选举中取而代之。起源于英国。1826年由卡姆·霍布豪斯首先使用,即所谓“国王陛下的反对党”。1830年辉格党执政,托利党被称为“反对党”。后为各国所沿用。 反对党通常指两党制、多党制国家中与执政党对立的党。两党制国家中,在野党往往是反对党。多党制国家,有时只有一部分在野党是反对党。英国议会惯例,在野党议员坐在左边,即内阁阁员和在朝党议员席位的对面,自称对执政党负有批评、监督的责任,故称反对党。1830年英国辉格党执政,与之对立的托利党被称为反对党,此后这种称法流行于其他各国。反对党可以批评、监督执政党的政策和措施,对政府的活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