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反革命罪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反革命罪

类罪名。指以推翻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为。包括背叛祖国、间谍、特务等20个具体罪名。构成这一类罪,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反革命目的,客观方面必须实施反革命行为。仅有反革命思想而未着手实行;或表面上似有某种反革命的行为,但实际上并非以反革命为目的,都不能认定为犯有反革命罪。由于反革命罪是危害社会最为严重的一类犯罪,所以我国刑法把它列为分则各章之首,并给予较重的刑罚处罚。

反革命罪

刑法所规定的最严重的犯罪种类。一般指以颠覆、破坏和推翻现政权为目标的有关行为。“反革命”一词最初出现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是针对资产阶级革命而言的。但在资本主义国家刑法中,一般不使用该罪名,而用国事罪、内乱罪、外患罪等罪名。俄国十月革命后于1927年通过的关于国事罪条例中规定了此罪名,以后为各社会主义国家所沿用。中国现行刑法规定,以推翻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为,都是反革命罪。包括: 背叛祖国; 颠覆政府,分裂国家; 策动叛变或叛乱; 投敌叛变; 持械聚众叛乱; 聚众劫狱; 组织越狱;间谍、特务; 资敌; 反革命集团; 组织、利用封建迷信、会道门进行反革命活动; 反革命破坏、杀人、伤人; 反革命宣传煽动等行为。反革命罪的最主要特征,是上述行为都必须同时具有反革命目的。有无这一目的,是区分反革命罪与其他刑事犯罪的基本分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