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发乎情,止乎礼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发乎情,止乎礼义儒家对诗歌创作和评论提出的要求,是古代文学伦理思想的著名观点。语出《毛诗序》:“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变风,是“风”的衰变,是“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的情况下,诗人“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之作,往往情感激荡,这是合乎百姓的情性的。这种“情”在《诗经》是有节制的,被控制在“礼义”所允许的范围内。它既尊民之情又不背先王之泽。《毛诗序》的作者既肯定了诗歌抒情的特点,又把感情纳入封建政治伦理道德的规范,使抒情和言志统一起来,把审美情感纳入道德情感的统摄之下,这是儒家文艺伦理思想的一个特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