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史若虚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史若虚

史若虚(1918—1983),戏曲教育家。原名史宝玺,字尊一,山东阳信人。1936年入山东省立济南师范学校学习,并参加了京剧社,利用课余时间学戏、演戏。翌年,和同学一起组织“济星剧团”,在泰安、曲阜一带进行宣传抗日的演剧活动。1938年投身革命,赴陕甘宁边区,参加陕北公学分校学习。后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四大队学习,在总校文艺工作团任旧剧(京剧)组长兼旧剧艺术指导,从事曲艺、戏剧的创作和演出工作。1942年后,转战太行山区,在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前线剧团任宣传股长。创作了京剧《中秋月》,歌剧 《参军曲》 以及 《火烧赵家楼》、《飞夺沪定桥》 等曲艺鼓词。1946年出任河北省邯郸市民众教育馆副馆长。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中国戏曲学校诞生,史若虚任教务长,1953年,任副校长、党总支书记。1978年任中国戏曲学院领导小组组长,1980年1月,出任中国戏曲学院院长。为办好社会主义的戏曲学校,史若虚在教育制度上废除打骂,实行民主; 建立了班级学习制度; 设置了政治理论与文化知识课程。
在多年的实际领导工作中,史若虚积累了丰富的戏曲教育工作经验。他认为: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是一个极其优越的教学原则。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应当抓住选才,辨才和育才几个环节; 要把课程教学与舞台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派的学习; 要在剧目教材、舞台表演方面推陈出新; 应坚持“成品教学。”在教学中体现传统戏、新编历史戏与现代戏“三者并举”的剧目方针,以适应时代发展对戏曲艺术所提出的新要求;要加强“戏德”修养。他对戏曲演员容易犯的骄气、娇气、流气、俗气和霸气十分反感,希望戏曲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心协力的好风气。他为建立社会主义戏曲艺术教育体制和教学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是新的戏曲教育事业的一位贡献卓著的开拓者和不断求索的实践者。

史若虚

史若虚 (1918—1983),戏曲教育家。原名史宝玺,字尊一,山东阳信人。1936年入山东省立济南师范学校学习,并参加了京剧社,利用课余时间学戏、演戏。翌年,和同学一起组织 “济星剧团”,在泰安、曲阜一带进行宣传抗日的演剧活动。1938年投身革命,赴陕甘宁边区,参加陕北公学分校学习。后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四大队学习,在总校文艺工作团任旧剧 (京剧) 组长兼旧剧艺术指导,从事曲艺、戏剧的创作和演出工作。1942年后,转战太行山区,在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前线剧团任宣传股长。创作了京剧《中秋月》,歌剧《参军曲》以及《火烧赵家楼》、《飞夺泸定桥》等曲艺鼓词。1946年出任河北省邯郸市民众教育馆副馆长。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中国戏曲学校诞生,史若虚任教务长,1953年,任副校长、党总支书记。1978年任中国戏曲学院领导小组组长,1980年1月,出任中国戏曲学院院长。为办好社会主义的戏曲学校,史若虚在教育制度上废除打骂,实行民主;建立了班级学习制度;设置了政治理论与文化知识课程。
在多年的实际领导工作中,史若虚积累了丰富的戏曲教育工作经验。他认为: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是一个极其优越的教学原则。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应当抓住选才,辨才和育才几个环节;要把课程教学与舞台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派的学习;要在剧目教材、舞台表演方面推陈出新;应坚持 “成品教学”。在教学中体现传统戏、新编历史戏与现代戏 “三者并举”的剧目方针,以适应时代发展对戏曲艺术所提出的新要求; 要加强 “戏德”修养。他对戏曲演员容易犯的骄气、娇气、流气、俗气和霸气十分反感,希望戏曲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心协力的好风气。他为建立社会主义戏曲艺术教育体制和教学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是新的戏曲教育事业的一位贡献卓著的开拓者和不断求索的实践者。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