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右扶风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右扶风

官名。行政区名。汉代置。《汉书·百官公卿表》: “主爵中尉,秦官,掌列侯。景帝中六年 (公元前144年) 更名都尉。武帝太初元年 (公元前104年) 更名右扶风,治内史右地。属官有掌畜令、丞。又右都水、铁官、厩、廱厨4长、丞皆属焉。与左冯翊、京兆尹是为三辅,皆有两丞。列侯更属大鸿胪。元鼎四年 (公元前113年) 更置三辅都尉、都尉丞各1人。自太子太傅至右扶风,皆秩二千石,丞六百石。” 《地理志》: “右扶风: 〔故秦内史,高帝元年 (公元前206年) 属雍国,二年更为中地郡。九年罢,复为内史。武帝建元六年 (公元前135年) 分为右内史,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户216377,口836070。县21: 渭城、槐里、鄠、盩、 厔、𥼋、郁夷、美阳、雍、漆、 栒邑、 隃麋、 陈仓、杜阳、好畤、虢、安陵、茂陵、平陵、武功。”

右扶风

官名、政区名。汉武帝改主爵都尉置。职掌等于郡太守,辖地为三辅之一,约当今陕西秦岭以北,户县、咸阳、旬邑以西一带。治所在长安(今西安)。东汉移至槐里(今兴平东南)。三国改辖区为扶风郡,官名扶风太守。

右扶风youfufenɡ

西汉太初元年(前104)置,因地处长安之右(西),取“扶助风化”之意得名。郡治长安城中,东汉初出治槐里(在今兴平)。西汉时辖廿一县,在今咸阳市境内的有渭城、安陵、茂陵、平陵、槐里、斄、漆、栒邑、好畤、武功十县。东汉时有所调整,将渭城并入长安,好畤并入池阳,斄县更名武功。

右扶风

官名,政区名。汉置,为三辅之一,今陕西关中西部地区。秦为内史辖地的西部,秦末楚汉之际为雍国,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灭雍国于其地置中地郡,九年并中地、渭南、河上三郡复为内史。汉景帝二年(公元155年)分内史为左内史,右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主爵都尉为右扶风。“扶”,助也;“风”,化也。其地在京师长安之右(西),取“扶助京师,以行风化”之意,为右扶风。职掌相当于郡太守,治所在长安城中,辖区约当今陕西秦岭以北,泾河以西、西安以西的关中西部21个县。东汉移右扶风于槐里(今兴平县东南)。三国魏去“右”字改辖区为扶风郡,官名为扶风太守。西晋迁扶风郡于池阳,后屡次迁移。唐以后废。

右扶风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设置,区划等级相当于郡,因辖区系国都近畿西部(国都之右),特示尊崇,长官和辖区不称太守和郡,而称右扶风。“扶”者扶助之谓,“风”者风化也,名取“扶助京师,以行风化”之义。官署设在长安城夕阳街北,故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区汉城乡。东汉迁治槐里县,故址在今兴平县东南的南佐村。三国魏改名扶风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