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吐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吐蕃蕃(bo)古政权名。自称大蕃。唐音“吐”、“大”相近,因音译为吐蕃。7世纪初,雅隆(今西藏穷结)部落首领*松赞干布降服青藏高原苏毗、羊同各族,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正式建立奴隶制政权,即吐蕃王朝,并创制文字,建立军政制度,颁行法律。赞普为其最高集权中心。强盛后,向唐发动一系列进攻。8世纪后半期墀松德赞为赞普时,势力达到顶点,地域除青藏高原,西达*安西四镇,北抵陇右之河西。9世纪以后,社会矛盾激烈,苯教与佛教的斗争十分残酷。禁佛崇苯的赞普达玛被刺杀后,王室分裂,旋经奴隶平民大起义的打击,王朝崩溃。计传位九代,凡200余年。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与吐蕃松赞干布和墀德祖赞联姻,加强了唐蕃政治上的密切关系,促进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原信苯教,7世纪后佛教传入,逐渐成为全民信仰。生产以农牧业为主,有冶铁、毛织等手工业。自吐蕃崩溃至明初,汉文史籍仍沿称古代藏族及藏区为“吐蕃”或 “西蕃(番)” 。 132 吐蕃古代藏族政权名称。七至九世纪时建于青藏高原。公元六世纪时,兴起于山南(今西藏穷结)的雅隆悉补野部先后兼并周边诸部。七世纪初松赞干布赞普定都逻些(今拉萨),设官建制,颁行法律,创制文字。至墀松德赞时最为强盛,其疆域东以陇山为界与唐相接,北邻回纥,西连大食,南并南诏,自称“大蕃”。842年,赞普达玛被杀后王室分裂,共传位九代,历二百余年。长期与唐朝友好往来。唐文成、金城两位公主先后与吐蕃赞普联姻。唐高宗时曾册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原信奉土著本教,七世纪佛教正式传入,势力渐盛。吐蕃时期的写卷文书、碑铭简牍等大量历史文献一直存留至今,为研究吐蕃社会历史的宝贵资料。 吐蕃Tubo中国藏族祖先在青藏高原建立的边疆民族政权。藏族祖先部落众多,主要从事高原畜牧业与高原农业,能制造金、银、铜器,也能用铁制造精良的武器。隋末唐初,藏族祖先由部落联盟发展为奴隶制政权,君主称赞普。唐贞观三年(629),赞普松赞干布降服苏毗、羊同等部落,统一了青藏高原,吸收先进的封建文化,创立文字,制订法律,建立官制,统一度量衡,建都逻些(今西藏拉萨),确立了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吐蕃赞普多次向唐朝遣使求婚,贞观十四年(640),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许婚,结成和亲关系。中宗时,又以宗室女金城公主许婚。两位公主入藏时和入藏后,大量的手工业品、科技书籍、工匠、锦帛、蔬菜种子等被携带和陆续传入吐蕃。和亲期间,双方贸易、经济、文化往来逐渐增加,两族间的联系和团结得到加强,对吐蕃文化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唐中叶以后,吐蕃势力不断扩张,与唐多次发生冲突。安史之乱后,又乘虚占领唐陇右、河西之地。唐、蕃曾几次会盟,以解争端,划定边界。唐穆宗长庆元年至二年(821-822),双方再次会盟,并于长庆三年建立了“唐蕃会盟碑”,至今屹立在拉萨的大昭寺门前,成为汉、藏两族情谊的历史见证。9世纪中叶,吐蕃内乱,王朝遂瓦解。自松赞干布起,共9赞普,历时218年(一说214年)。 吐蕃Tufan隋唐宋元时期生活在我国西部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之一。公元六、七世纪之交,吐蕃主要从事牧业,部分定居从事粗放农业,种植青稞、小麦、荞麦、碗豆等,已形成早期奴隶制政权,王称为赞普。七世纪初期朗日论赞和他的儿子松赞干布先后征服了苏毗、羊同诸部,统一了西藏高原。松赞干布统治时期,创制了文字,制定成文法,建立官制,正式建立吐蕃奴隶制国家,定都逻些(西藏拉萨)。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与唐宗室文成公主和亲,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成为唐蕃友好往来的开端。松赞干布死后,吐蕃贵族一度攻占唐安西四镇,唐蕃失和。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又以金城公主与吐蕃和亲。墀松德赞普时,正逢唐安史之乱后,吐蕃先后占据唐陇右、河西大片土地,征服了许多邻近民族,势力达到西域,是吐蕃最强盛时期,佛教也开始普遍流行。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唐蕃再次会盟,此次会盟碑保存至今,存于拉萨大昭寺。唐宣宗大中时期(847—859)吐蕃统治集团内乱,国家分裂,河湟地区人民纷纷起义回归唐朝。宋代吐蕃各部与宋仍有密切联系,元代中央政府设立了吐蕃宣尉司都元帅府,直接统治,明代开始称藏族。 吐蕃中国古代藏族政权名。7至9世纪建立在青藏高原上的奴隶制政权。松赞干布时定都拉萨,8世纪末最为强盛,辖有青藏高原各部落。9世纪中期瓦解。 吐蕃唐代前期散住在青藏高原的居民被松赞干布统一后建立的国家称谓,后历代称其辖民为吐蕃人。始于唐玄宗开元(713 年)前期,吐蕃谋图东侵,为唐军击败。后来趁安禄山叛乱、陇右唐军东调参与平叛之机,再次大举东侵,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 年)占据整个陇右,致今天水境内长时期内被吐蕃统治。吐蕃占据陇右后,施行落后的农奴制,压迫当地居民,导致大部被迫远徙。吐蕃统治者遂迁其居民于陇右各地,强占农田,以牧为业,供养戍兵。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60 年),秦州东部被唐收复后,其西部(今甘谷、武山)和北部(今秦安东北陇城等地)仍为吐蕃部落占据,较著名的部落有安家、药家、大马家、小马家、宗哥、大石、小石、鬼留、他斯麻等。至北宋初,因生产、生活习惯的变化和羁縻关系的改变,邻近秦州界者,依附于宋,习俗渐与汉民相近,过着定居生活,史籍中称其为“熟户”,由宋委任部落头领为官,但仍若即若离。其余仍以牧或牧猎为业,坚持吐蕃人习俗并保持独立者,称“生户”。宋建隆年间(960—963年),宋军与吐蕃部落曾在秦州西发生木材争夺战。后至仁宗皇祐年间(1049—1054 年),宋收复秦州以西、以北地,原居其地的吐蕃部落大部分西迁,少数“熟户”与汉族交融。 吐蕃中国古代西南民族的名称,现代的藏族即渊源于吐蕃。有人说吐蕃发源于上古的发(bo拨)羌,有人说是南凉秃发氏南迁后,与西羌融合而成,统治家族姓勃悉野。七世纪初,松赞干布统治时期,吐蕃迅速壮大,征服西北方的苏毗、羊同(又译“象雄”)等部,定都于逻些(今西藏拉萨市),订立军事制度,设立各级官府,创造文字,制定法律,建立了吐蕃奴隶主贵族统治。娶唐朝文成公主为妻,学习和汲取先进的汉文化。征服青海和罗布泊东南的吐谷浑,使其成为属部。唐高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曾与西突厥和突骑施叛唐势力勾结,多次侵扰西域,曾经攻残西域18州,使唐朝受到惨重的损失。弃隶缩赞统治时期,又曾娶唐朝的金城公主为妻,但因与唐朝颇多磨擦,夫妻并不融洽。“安史之乱”后,唐朝无力顾及西域,吐蕃曾与回纥争夺北庭都护府。回鹘汗国崩溃后,吐蕃又曾攻下安西都护府所属地区。九世纪后期,吐蕃内乱频仍,势力急竭衰落,终至各部瓦解。宋朝初期,青海湖周围有董毡、唃厮啰等吐蕃地方割据政权。元、明时期,西藏本土往往被称为乌斯藏,归属于中央政府统治。清朝始称其人为藏族,主要居住地为西藏。 吐蕃古代藏族政权名,系向唐自称“大蕃”的音译。7世纪至9世纪时建于青藏高原。是由以兴起于西藏究结一带的雅隆部为首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成的奴隶制政权。7世纪初,松赞干布以武力征服古代羌人苏毗、羊同诸部,迁都逻些(今拉萨),正式建立吐蕃王朝。为适应当时社会需要,松赞干布制定了法律、军政制度,统一度量衡,创制文字,奴隶制社会日趋强盛。8世纪后半期,吐蕃实力最强,统辖范围除青藏高原外,还包括安西四镇及河西陇右等地。9世纪中期,社会矛盾开始激化,9世纪后半叶,一场席卷吐蕃全境的奴隶平民大起义彻底摧毁了奴隶制社会。社会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荞麦等。有烧炭、冶铁、毛织等手工业。与唐关系密切,受唐册封。唐文成、金城两公主先后下嫁吐蕃;促进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原信本教,后佛教传入。至今仍有大量当时碑铭、木简、文书、经卷保留,这些都是研究吐蕃的珍贵资料。吐蕃崩溃后,宋至明的史籍仍称当地人为吐蕃或西蕃。 吐蕃自称“大蕃”。古代藏族政权名。七至九世纪时建于青藏高原。是由雅隆农业部落(在今西藏穷结)为首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成的奴隶制政权。七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降服青藏高原上各族、部,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创制文字,建立军政制度,颁行法律,奴隶制政权日臻强盛。八世纪中叶*墀松德赞为赞普时, 统辖范围远达*安西四镇及河西陇右(今甘肃省)地区,为吐蕃实力最强时期。九世纪中叶社会阶级矛盾激烈,赞普*达磨被刺杀后王室分裂,计传位九代,凡二百余年。随后经过奴隶平民大起义,奴隶制社会瓦解。生产以农牧业为主, 有冶铁、毛织等手工业。唐*文成、*金城二公主先后与吐蕃赞普联姻,促进了唐蕃间经济、文化交流。松赞干布还受唐封爵和官职。原信本教。七世纪时佛教正式传入,势力渐盛。吐蕃时期的碑铭、木简、文书、经卷等,尚有大量保留至今,是研究吐蕃社会历史的宝贵资料。“吐蕃”原为唐人据吐蕃自称“大蕃”而对这一政权的称谓(吐,汉语“大”字之唐音;蕃,藏族自称)。自吐蕃崩溃直至明初, 汉文史籍仍沿用 “吐(土)蕃”称说古代藏族和广大藏族地区,或称“西蕃(番)”。 吐蕃我国古族名。7世纪初,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各部,建立政权,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公元676年吐蕃军进入鄯湟水流域、廓 (今青海同仁北),统治了这里的羌、党项等族, 同时也迁来了一部分吐蕃部落。吐蕃军事力量继续向东推进,756年攻占洮河以西广大地区,763年推进到平凉、泾川一带,整个甘肃皆为吐蕃所控制。9世纪中叶,吐蕃赞普达磨被刺杀后王室分裂,乞离胡赞普和尚恐热之间发生战争。849年,由于陇右各地大量吐蕃兵马及部落随尚恐热回军西进, 吐蕃驻秦 (今天水)、原(今平凉北部)、安乐(今宁夏灵武一带)三州及六关的官兵部落归降于唐朝。与此同时,沙州人张议潮也率众起义反对吐蕃统治,原没于吐蕃的11州又归于唐。留居于秦陇一带的吐蕃部众大部南迁宕、迭及其以西,少部分未迁走的逐渐同化于汉族和其他民族。河湟、洮岷迭宕一带的吐蕃部落仍保留了自己的习俗,并与当地的羌、党项、吐谷浑等族人长期共同生活, 逐渐形成了后来甘肃境内的藏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