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君主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君主制

见“法学”中的“君主制”。


君主制

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君主,即所谓“主权在君”。君主终身任职,职位世袭。国家政权机关由君主自上而下组织,对君主负责。可分为专制君主制、等级代议君主制、封建割据君主制等类型。

君主制

共和制的对称。由世袭的君主 (国王、皇帝等) 为国家元首的统治形式。各国君主的称谓不尽相同,如国王、皇帝、女王、天皇、大公等。君主制是人类最早创造同时又是历史最悠久的政权组织形式之一。在君主制国家中,一般地说,国家最高权力全部掌握在君主之手,国家机构仅为君主的办事机构,官吏均为君主的臣仆。奴隶制国家通常实行暴君政治或神权政治;封建国家通常实行君主专制或等级代表君主制。资产阶级国家的立宪君主制是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有议会君主制 (现在的英国、日本)、二元君主制(1871年—1918年的德国)。古代东方诸国 (如埃及、巴比伦、波斯) 都实行君主制,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也都实行君主制。现代民主制度出现以后,君主国的数目有所减少,一些国家至今仍采用君主制,例如英国、瑞典、荷兰、比利时、丹麦、日本、泰国、摩洛哥、沙特阿拉伯等。君主绝大多数由世袭继位,也有个别君主是选举产生的。在实行君主制的国家中,君主的实际权力有很大不同。在专制君主制下,君主掌握最高政治权力。在立宪君主制下,君主只起对内对外代表国家的作用,不掌握实际政权。因此,君主国可以同时又是实行民主制的国家。

君主制

共和制的对称。以君主 (国王、皇帝、大公、苏丹和沙皇等) 为国家元首的剥削阶级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其特点是:世袭的、终身任职的君主全部或部分地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其军政官僚机关管理国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主要政权组织形式。少数资本主义国家也实行有限君主制。古代东方的奴隶制国家,如古埃及、巴比伦、波斯和中国的夏、商、西周等,均实行君主专制政体,国家全部权力掌握在国王手中,全国土地都是国王的财产,国王借助神权思想实行独裁统治。封建制国家无论西方或东方,多实行君主制,其中又分为中央集权制君主制和等级君主制。前者如中国,后者如英、法、葡萄牙等国。特点是逐级分封形成严格的等级制,每一等级的领主在其领地范围内部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权力。君主是封建主阶级的集中政治代表。资产阶级的有限君主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其特点是君主的权力以宪法的方式加以规定,受到限制,称为君主立宪制,君主的权力与封建时代比大大削弱。根据君主权力限制的程度又可分为二元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君主制

君主制原指由个人掌握最高国家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后来它的含义发生变化,指同共和制相对称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一般说来,凡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称共和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的称君主制。君主制源于希腊文,由 “单独”和 “统治” 两词组成。在古代,君主制比共和制远为发达。原始公社末期的部落酋长、军事首领或者神职人员,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利用他们原有的优越地位,逐步掌握了最高的统治权,发展为君主,并通过由他们所掌握了最高的统治权,发展为君主,并且通过由他们所掌握的国家机构和官吏实行统治,形成奴隶制国家的较为普遍的政权组织形式。
当时,各国君主制的具体情况并不相同。在中东、近东、日本和中国的君主大多是世袭的,并且被认为是神的化身,掌握着最高统治权。在西方的古希腊、罗马、日耳曼人建立的一些王国,君主则通常是在战争中选出的军事首领。除了个别例外的古希腊君主外,并不被认为是神的化身。16世纪初的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大致完成了中央集权这个过程。
在资产阶级强大到能够支配整个政局时,君主专制制度就发生了变化。英国经过1688年的光荣革命,君主专制制度转变为君主立宪制。1789年法国革命把君主制改成了共和制。虽然当时企图复辟君主专制制度的势力仍然存在,但是已经无力扭转历史的方向,许多君主专制国家被共和制国家所代替,法国虽然几经反复,最后仍然是共和制获得胜利。在世界上现存的君主国中,除个别国家外,都已经改成了立宪君主制。英国、瑞典、丹麦、挪威、比利时和日本是实行这种君主制的主要国家。但这几个国家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君主制的本质特征。君主已经不掌握国家的实权,仅仅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象征性的作用,与资产阶级的共和制已无多大差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国家的宪法里既有君主制的规定,又有关于 “国民主权” 的规定,比利时、希腊、泰国、卢森堡、日本等就是这样的国家。
中国从公元前21世纪夏代奴隶制国家建立,经过封建制的转变,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皇朝,废除了封建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经历4000多年,是世界上君主制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君主制的政权组织形式与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根本不相容。社会主义国家都实行民主共和制。

君主制

以君主为国家元首的剥削阶级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在西方,君主制一词源出希腊文monos(单独) 和aroho(统治)。原意指“一人独裁的政权”。君主全部或部分地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作为国家元首的君主终身任职,并且实行世袭制。在历史上君主制曾为不同阶级所采用。在奴隶制国家通常实行暴君政治或神权政治,如古代埃及、巴比伦。封建制国家大多实行等级代表君主制或绝对专制君主制,如中世纪的法国和俄国,中国历代封建皇朝都是绝对专制君主制。有些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妥协,采取君主立宪制或有限君主制,如英国和日本等。进入20世纪以后,君主制逐渐呈现衰亡的趋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德国、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四大君主国被消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四个君主国也被消灭。在当代,虽然还有若干国家沿用君主制,但其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世袭为其传统外,君主多为虚设元首,起着象征性的作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