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君主立宪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的一种形式。国家权力部分属于君主,部分属于资产阶级。一方面保留世袭君主组织行政机关掌握行政权,另一方面由选民选举产生议会掌握立法权而对君主权力进行不同程度的限制。根据君主和议会实权大小的不同,可分为二元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两种类型。


君主立宪制

见“法学”中的“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

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 (皇帝或国王) 的权力按照宪法的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元首制度。亦称“有限君主制”,与君主独裁制相对称。在某些国家中,君主权力的大小,根据各个时期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力量的对比关系来决定,故在形式上分为二元制与议会制两种。在二元制国家里,世袭君主仍保持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掌握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虽设有议会和宪法,但其作用并不大。如1817年—1818年的德意志帝国和从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日本帝国。当时这些国家的封建地主阶级拥有强大势力,资产阶级的力量则比较软弱。在议会制国家里,皇帝或国王在名义上是国家元首,但国家的大权实际上则掌握在议会和政府的手中。如现在的英国、荷兰、日本、比利时等国。这些国家中的资本主义比较发达,资产阶级占绝对优势,世袭君主只处于象征的地位。

君主立宪制

亦称“有限君主制”。作为君主制的一种,它区别于专制君主制,作为资产阶级国家的形式,它区别于民主共和制。其一般特点是: 以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通常是世袭的;君主拥有某些最高国家权力,但这些权力由宪法加以规定并在不同程度上受议会的限制;同时,君主享有某些特权,如对自己的行为不负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不受议会弹劾,也不受法院审判等。君主立宪制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良的过程中确立并逐步发展的,在不同发展阶段,由于君主受限制的程度和其权力、地位的差别,形成了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两种政体形式。

君主立宪制

君主制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至前2000年的古埃及、巴比伦和中国的夏王朝。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集各方面大权于一身。君主立宪制起源于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它把古代的封建君主制与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结合在一起,君主“统而不治”,国家一切政务都要依照宪法的规定运行。目前世界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有英国、日本、加拿大、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瑞典、丹麦、挪威、澳大利亚、约旦、摩洛哥等20多个国家。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