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味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味精又称“味之素”、“味素”。化学名“谷氨酸钠”。一种世界性调味品。鲜味极浓。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还含醣、钙、磷、铁等。按形态分晶体、粉状、液体味精。原以酸水解面筋法制成。现主要以淀粉为原料,用微生物发酵法制成。还可用化学方法合成。 味精学名谷氨酸钠,又称味素,一种世界性增鲜调味品。1866年德国立好生博士发现了一种氨基酸,但未引起人们注意。1908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化学教授池田菊苗在海带中发现含有谷氨酸钠,定名味之素。中国味精工业生产始于1923年,上海天厨味精厂以小麦、大豆为原料,用盐酸水解制成。1963年以来大多采用发酵法生产。1999年全国有41家味精厂,生产商品味精65.12万t。全世界味精年消费100多万t,中国年消费56万t。中国的味精生产和消费均居世界第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