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咏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咏史诗篇名。西晋左思作。凡8首。或以为作于公元272年至公元279年间,或以为第一、二首作于公元272年至公元279年间,后几首较晚。名为咏史,实为咏怀,托古讽今,概括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如第二首“郁郁涧底松”,借用比喻,揭露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门阀制度,抨击了由于这种制度所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潦”的社会不平现象;第五首“皓天舒百日”,第六首“荆轲饮燕市”等,表现了诗人对门阀制度的蔑视和抗议。8首诗语言朴实,多用偶句而不呆滞,讲究炼字而不失自然,感情充沛,气势雄健,虽抒发内心的郁闷苦恼,但没有丝毫沮丧颓废的情调,颇近于建安文学的慷慨任气。钟嵘称其风格为“左思风力”,这种风格对后世文学发生过深远的影响。诗中创造的“涧底松”这一艺术形象曾被后来不少诗人,如南朝范云、唐王勃等借用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