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哮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哮喘中医病症名。简称 “哮”,又称 “喘鸣”、“喘喝”、“哮吼”。是指呼吸气急而喉间有痰鸣声。是各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病症的通称。多因内伏痰饮,又受外感、饮食、情志或劳累过度等因素而诱发,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临床表现有呼吸喘促,喉间有哮鸣声,咳嗽胸闷,咳痰不爽,严重的可见张口抬肩,目胀睛突,唇甲青紫,气急不能平卧。每因咳出大量粘痰,而症状有所缓解。如反复发作,经年不愈,可导致脏气虚衰,真元耗损。治疗宜宣降肺气、涤痰平喘以治标,扶脾补肾以治本。 哮喘病名。喉中痰鸣为哮;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为喘。哮必兼喘,故称哮喘;而喘未必兼哮。病因以痰为主,因痰伏于肺,遇感诱发。临床有寒热虚实之分。新病或发作期多实,久病或缓解期多虚。形寒怕冷,痰白清稀,口不渴为寒证,治宜温肺化痰平喘。面红身热,痰黄粘稠,口渴为热证,治宜清肺化痰平喘。虚证则应补肺益肾纳气,健脾化痰。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为主要特征。治疗:❶针刺天突、膻中、丰隆等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