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诗三百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唐诗三百首诗总集。清蘅塘退士(1711—1778)编选。八卷。蘅塘退士原名孙洙,字苓西(一作临西),号蘅塘(一作蘅堂),晚号退士,江苏无锡人。乾隆进士,历官大城、卢龙、邹平县令。改江宁教授。此编成书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原为童蒙读物,入选作者广及“三教九流”,七十七位作者中,以杜甫作品入选最多,其次为王维、李白、李商隐。所选作品分体裁编成。选诗注重艺术性,诸多入选作品,广为流布。其缺点在于编选者思想境界多有局限,反映社会矛盾之作,入选不足原书有注,过于简略。此编刻本很多,而篇数往往不同,有三百二十一首、三百十七首、三百一十首数种,据说确数当为三百○二首。有一九五九年中华书局排印本,收诗三百十三首。 302 唐诗三百首唐诗选集。清代孙洙(号蘅塘退士)选编。此书共6卷,选录唐代75位诗人的310首诗作。分体编排,计有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及乐府诸作。所选诗人绝大多数为唐代重要诗人,重点突出了杜甫、王维、李白、李商隐。内容比较广泛,基本上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和诗歌风貌。作品大都通俗易懂,艺术成就较高,是诸种唐诗选本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今人喻守真有《唐诗三百首详析》、金性尧有 《唐诗三百首新注》。 《唐诗三百首》tangshi sanbaishou唐诗选集。清代孙洙选编。孙洙(1711—1778)字临西,号蘅塘退士,无锡人。曾中进士,著有《蘅塘漫稿》。 《唐诗三百首》Tangshi sanbai shou古代蒙学诗歌读物之一,清人孙洙(蘅塘退士)选编。孙洙(1711—1778)字临西,无锡人,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曾官知县,著有《蘅塘漫稿》。《唐诗三百首》选唐诗310首,四藤吟社本增补杜甫《咏怀古迹》3首。分为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及乐府诸体排列。此书编选的目的是为儿童启蒙学习诗歌编出一个“家塾课本”,编者吸取了《千家诗》易于成诵的优点,而补救其不足,“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自序》),使它成为一个较好的唐诗选本,因而流传广泛,影响久远。此书成于乾隆二十九年,有多种版本流传。 《唐诗三百首》Tangshi sanbaishou清乾隆年间孙洙编。孙洙,号蘅塘退士,江苏无锡人,乾隆十六年进士。选辑本书时,其夫人徐兰英也参与其事。该书以《唐诗别裁》为蓝本,共选录唐代75位作家(无名氏二人在外)的320首诗(一说310首)。分体编排,计有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及乐府诸体。其中古体诗篇目占三分之一强,近体诗占三分之二弱。所选作品大都通俗易懂,便于吟诵,且艺术性较高,所以刊行后广为流传,其影响竟超过《唐诗别裁》。旧时版本甚多,目前翻印本也不少。道光中,章燮成有《唐诗三百首注疏》六卷,其后有陈婉俊的《唐诗三百首补注》八卷和李盘根的《注释唐诗三百首》。另外于庆云又编《唐诗三百首续选》一卷,有光绪十四年(1888)北京龙文阁刻本,附《唐诗三百首注疏》后。解放前喻守真编注《唐诗三百首详析》,注释简明浅显,详于揭示主题,剖析艺术构思,兼及声调格律。该书已由中华书局重印。此外还有金性尧的《唐诗三百首新注》八卷,内容精审,文字浅近,198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唐诗三百首总集名。清乾隆间蘅塘退士(孙洙)编。八卷,或作六卷。择唐诗中脍炙人口、有代表性的佳作,分体编排,每体选数十首,共得310首。因其简要,便于诵习,颇受欢迎,流传广泛。注释本有多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