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善良意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善良意志Shanlingyizhi

近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伦理学概念,指不计较行为的实际效果的纯粹的善良动机。康德认为,人们行为的最后结果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所以行为的结果不能作为评价人们的道德善恶的对象;唯一能接受评价的,只有行为的动机方面。行为的动机越是形式化,越是纯粹为了尽义务而尽义务,这种动机便越具有道德意义,越有善性。决定依照义务概念去行为的理性能力,就是善良意志。康德认为,善良意志是无条件的,即不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干扰的,因此,善良意志是绝对地善的。除过善良意志外,其他别的东西都不可能是最善的,例如权势、财富,荣誉、健康等,如果没有善的意志,甚至会引出恶的结果。相反,一个善良的意志,即使命运不济,处于逆境,历尽努力仍无所成就,也丝毫不影响自身的价值。它像一块宝石,以自身的光芒照耀四方,其结果如何,并不为它增加或减少分毫光彩。

善良意志

康德伦理学用语。指人的理性在道德上的表现、是不计较实际效果的善良动机,是一切道德价值的基础和评价行为的道德标准,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善良”。参见“康德”。

善良意志

德国哲学家康德伦理学说的基本概念。指不计较实际效果,没有任何欲望,完全本着道德律令行动的意志。他认为,在世界之中,甚至在世界之外,除了善良意志,不可能设想一个无条件善的东西。善良意志是一切行为品德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必要条件。人的聪明、才智、勇敢等品性,如果没有善的意志,就可能导致恶。财富、权力、荣誉、健康,如果没有善的意志,也会成为祸害。因此,人们行为的唯一出发点,应该是善良意志,而不应该掺杂个人的感情、欲望和要求。这种意志的“善”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它之所以善良,并不在于它所产生的效果,而在于它出自尊重道德律令的一种愿望,或关于义务的意识,即它本身就是善良的。康德强调善良意志不是本能的意志,不是单纯追求感性快乐和幸福的意志,只有理性才能引导人们追求达到更高的目的和价值,理性的最高使命就是产生善良意志。康德的伦理学把“善良意志”规定为普遍的道德规范,或“普遍的立法原则”。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