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公欒”铜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宋公欒”铜簠春秋。通高25厘米,口长33.5厘米,口宽26.5厘米。1978年河南省固始县侯古堆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簠是古代食器,用来盛黍、稷、稻、粱等。此簠盖与器形制、花纹相同,可分置,亦可倒置。有伏兽形双耳,曲尺形足,器表满饰细密的云雷纹。器内有铭文20字,大意是,此是宋公欒为其幼妹勾敔夫人所作的陪嫁物。欒与栾相通,宋公欒应即宋景公栾。他生于公元前516年,卒于公元前451年,可知其时代早不过春秋末年,晚不过战国初年。此铜簠共出一对。同墓尚出礼器、乐器、肩舆、车马饰等多件。其中三顶竹木结构的代步工具——肩舆,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实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