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华茶倒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华茶倒灌

分类:【地域文化】

茶叶是中国特产,又是新疆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销路广,获利厚。清朝沿袭历代旧制实行茶务官营,严禁国内商人私贩茶叶,外商更不得染指。但早在19世纪中叶,俄国通过攫取的通商权益即插手新疆茶务,非法由中国关内至新疆私贩茶叶,侵夺清政府销茶专利。19世纪末俄国筑西伯利亚铁路,20世纪初,俄国铁路已伸延到新疆境外不远的地方。俄商遂通过新修铁路将中国茶叶倒灌入新疆,史称“华茶倒灌”。

清朝新疆地方政府为保护官茶利益,通令禁止俄引华茶入境,并在“罚办”的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堵截俄引华茶入境。但俄商不顾禁令,仍将华茶大量倒灌,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塔城一地就屯积倒灌华茶3000多箱50多万斤。俄国政府提出要求允许俄国借道伊犁、塔城转运茶叶出境。在俄方压力下,新疆地方政府与俄领事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七月草签《议订俄商借道塔城、伊犁赴俄条约》。该约不是中俄茶叶贸易条约,而是禁止俄商在新疆走私的议定书,但俄商引华茶入疆由此合法化,违约私销难以杜绝。俄商纷纷利用该约“借道”大肆走私。在沙俄势力不断扩张的背景下,不仅条约不得执行,且越禁越滥,倒灌成灾。光绪三十六年(1910),俄方又提出在新疆贩售茶叶的要求,中方被迫接受,《议定俄商借道塔城、伊犁赴俄条约》名存实亡。1913年俄公使声称《议定俄商借道塔城、伊犁赴俄条约》尚未批准并无效力。北京政府外交部却“难驳辩”,电饬塔城参赞开禁,条约遂告废止。大量华茶倒灌新疆,仅据俄方有案可查,光绪二十年(1894),俄商倒灌茶仅33普特,1913年达11400普特,增长了三百余倍,而包括走私在内,仅倒灌塔城一地华茶销售额值银二三十万两。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