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湖地区治涝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四湖地区治涝

四湖地区即荆北平原区,属于内荆河流域。因有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4湖而得名。位于长江、汉水、东荆河之间,三面临水,西北为丘陵区。下段原属自然泛区,1955年建中革岭——新滩口堤之后始形成圩区。50年代内湖水面率约19.3%,主要湖泊水面率为16.1%。根据长江中游平原区防洪排灌规划,该区以内荆河为总干渠,于1958~1959年基本完成二级主要干渠及内部排涝渠系的整治、开挖,兴建了新滩口闸,治涝条件得到改善。沿长江干堤及东荆河又建大小排涝涵闸共10余座,总设计自排流量2000余立方米每秒。长江水位较低时期(11~12月,1~4月)可以通过涵闸自排,汛期主要靠内湖滞蓄涝水;长江、汉江汛期低水位时也能抢排部分涝水,较大涝水年份则靠牺牲部分低田承蓄涝水。60年代中期至1987年底兴建了大批电排站,一级电排站总设计排水流量约1100立方米每秒。总装机约8万余千瓦,二级泵站装机11万千瓦。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治涝系统,大部分地区接近或达到5~10年一遇治涝标准。仅小部分低洼地区达不到5年一遇治涝标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