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国库券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国库券guokuquan

由国库(或通过银行)发行的一种不兑换的政府纸币;由国库发行、用以弥补财政收支不平衡的一种债券。我国从1981年开始发行。1981年国库券的收入用于弥补1980年和1981年的财政赤字,未列入当年预算收入。以后各年国库券的收入都列入当年预算收入。国库券发行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也包括居民。前者由国家分配发行,后者自愿认购。我国国库券的发行额:1981~1984年,每年为40亿元:1985~1987年,每年为60亿元;1988年为90亿元;1989年为55亿元(只对居民个人和个体户发行)。国库券定期偿还并支付利息。国库券偿还期:1981~1984年发行的为6~10年,每年偿还20%;1985~1987年发行的为5年,即第6年一次还清本息;1988年以后发行的为3年,即第4年一次还清本息。国库券利息率:单位购买的年利率1981~1984年为4%;1985~1986年为5%;1987~1988年为6%;1989年未向单位发行。个人购买的年利率1981~1984年为8%;1985~1986年为9%;1987~1988年为10%;1989年为14%。《中华人民共和国1981年国库券条例》规定,国库券不准买卖或转让,不得作为货币流通。1985年改为单位购买的可以在银行抵押贷款,个人购买的可以在银行贴现。1988年改为国库券可以在国家指定的地点转让,但不得作为货币流通。

国库券

指政府举借短期债务,以调节国库收支差额,弥补国家财政收入不足的一种政府债券。适量发行国库券,对于集中资金、平衡财政收支、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制止消费基金膨胀、控制货币发行、稳定市场物价等,有着积极的意义。我国从1981年起开始发行国库券,其对象是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企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个人,每年发行总额由国务院规定。为保证国库券收入的稳定,一般采取分配发行与自愿认购相结合的方式,对个人实行自愿认购。国库券不能在市场上流通,只能到期后兑付本息。不过近年来,可以在国家指定的地点和机构通过证券交易的方式进行买卖,用以满足持券人急需用钱的调剂。

国库券

❶指国家在发行银行之外由国库直接发行的一种不兑换纸币。可在市场流通。苏联曾由国库发行面额为1、3、5、卢布的三种纸币作零星支付之用。
❷简称“库券”。由国库直接发行的一种短期债券。主要用以满足财政上的需要。旧中国政府曾大量发行过此种债券。
❸中国政府1981年开始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用以调节国库收支差额,解决财政困难。主要是发行对象有别于50年代的公债,故称为国库券。

国库券treasury bill

简称库券。一些国家为解决急需预算支出而由财政部发行的一种国家债券。一般向居民或企业单位出售。具有短期公债性质,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自由买卖。中国从1981年起发行国库券,发行对象为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以及城乡居民个人。发行额由国务院确定,利息在偿还本金时一次付给,不计复利。

国库券

中央政府为弥补财政或国库资金不足而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四川从1981年1月1日起,按国务院决定发行国库券20791万元,超过分配额3.95%。以后每年发行额稳中上升。发行办法最初在国营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企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中实行分配发行,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和农村富裕社队适当认购,个人自愿认购; 后来逐步扩大到城乡人民自愿认购,且个人认购部分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成为证券投资的主体之一。国库券从7月1日起计息,偿还本金时1次付给,不计复利,发行后第6年开始还本付息。其年息由最初的4%不断上涨。国库券的发行和还本等事宜由人民银行及其所属机构办理,筹集的资金由国务院统一安排使用。

国库券

国库券是中央政府为调节国家短期收支差额、弥补政府正常财政收入不足而由国家财政部门发行的一种短期或中期政府债券。又名库券。是国家债券的主体部分和主要形式,是历史最悠久,最为规范的国债。国库券的基本特征是,由于其债权人是投资者,债务人是政府,国家后续财政收入是本息偿还的保证,几乎不存在违约风险,是债券市场上风险最小的券种。发行国库券的基本原因是平衡或调节财政收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工具。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国库券来调节市场利率和市场货币流通量以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在西方国家,也是筹措长期资金的有效措施。国库券的偿还期一般较短,国外的国库券一般为一个月、三个月、半年期限,最多不超过一年。由于政府举债信誉度高、期限短、价格波动和风险都较小,故对拥有闲散资金的投资者颇有吸引力。我国的国库券一般有三年、五年和十年的,是一种中长期政府债券。1981年我国国务院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 规定发行对象是国营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企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和农村富裕社队、城乡人民个人。我国发行国库券采用的都是平价发行,券面标明利率,不计复利,到期一次或分次还本付息,利率参照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基础上事先就予以确定,基本不反映资金市场供求情况,不代表市场利率。我国的国库券开始几年发行的利率过低,又不能上市流通,往往采用行政方式推销。近年来,利率提高,又开辟了二级市场,其信誉度大大提高,是人们乐意选购的金融资产之一。我国的国库券风险小、发行量大,发行时间有连续性、流通性比其他形式的债券强。国库券筹集的资金由国家统一安排使用。

国库券

中央财政为弥补财政或国库资金的不足而发行的有价证券。最早产生于1877年的英国,美国于1929年开始发行国库券。中国1981年开始发行,1981~1985年共发行237.21亿元。1986年62.51亿元,1987年62.87亿元,1988年92.16亿元,1989年56.07亿元,1990年93.46亿元,1991年199.41亿元,1992年395.64亿元,1993年314.77亿元,1994年1117.93亿元,1995年1486.76亿元,1996年1813.27亿元,1997年2382.40亿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