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国际货币体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国际货币体系guoji huobi tixi

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的需要,对货币兑换、比价、国际收支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供应等各方面所作的安排或确定的原则,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形式等的总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了金本位制,形成了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对本国的货币单位都规定有一定的含金量,两国货币单位含金量之比为两国货币汇率形成的基础,据此各国货币可以相互兑换。1914年后,金币本位制崩溃,一些国家采用金汇兑本位制,另一些国家则实行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已不是稳定的货币制度。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纸币流通制度,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了,国际金融领域处于混乱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并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是一个由美元占据霸权地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在这一货币体系中,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国家同美元挂钩,美国政府承担各国中央银行用所持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这一国际货币体系对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重建,对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发展,具有一定作用。然而,随着美国政治经济地位的衰落、经济危机的深化,以及美元危机的爆发,布雷顿森林体系终于在70年代彻底崩溃。

国际货币体系

世界货币与各国货币以及各国货币之间的关系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各国货币及汇率制度的确定;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国际结算原则;以及国际储备资产与国际金融组织等。

国际货币体系

各国货币当局或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或国际结算的需要,对货币兑换、国际收支等所确定的原则、措施及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其主要内容包括: (1) 各国货币汇率的确定; (2) 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对国际支付所采取的措施; (3) 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及其供应方式; (4) 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5) 国际金融事业的协调、磋商和有关的管理工作等。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西方国家普遍实行金本位制,形成了黄金在国际间支付结算的统一的原则,从而形成了金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实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这一时期的国际货币体系同样具有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1929--1933年,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纸币流通制度,形成若干货币集团。集团内部对货币比价、比价波动界限、货币兑换、储备问题等均有规定,并对集团外国际支付实行严格管制。故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再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但由于美元危机日益加深,1973年2月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崩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