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脾pi

人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左季肋区的后外部,介于胃、左肾与膈肌之间,正对第9~11肋,呈卵圆形。脾活动性较大,可因体位、呼吸与周围器官充盈程度而改变。呈暗红色。脾周围有一层来自腹膜的浆膜包裹,浆膜下为被膜,由胶原纤维组成,胶原纤维深入脾内部与网状纤维一起构成脾的支架; 脾的髓部分红髓、白髓两种,白髓为致密结缔组织,红髓是由白髓之间的脾窦和脾索组成,脾索中有大量血液,还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血循环中的其他各种细胞。脾血窦能贮存血液,脾脏在胚胎时期是一重要的造血器官,出生后白髓仅能产生淋巴细胞。脾脏中丰富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能参与免疫反应。

脾spleen

五脏之一。位于腹中。是消化、吸收与转输营养和水液以供动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重要器官,故有“脾胃为后天之本”之说。其经脉络于胃,与胃相表里。
功能:❶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输布水液,前者是指脾能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供给机体各方面的需要,以维持动物正常的功能活动。若功能失常,则会出现腹胀、腹泻、食少、精神倦怠、消瘦、营养不良等症。后者是指脾在运化水谷精微的同时,还对机体的水液有调节作用;若功能失常,就会导致泄泻、腹水、水肿、痰饮等的发生。
❷统血。脾气能统摄血液,使之不外溢于脉外。脾气虚弱,失去控摄功能,可出现慢性便血、尿血或子宫出血等出血证候。治疗时常采用“补脾摄血”和“引血归脾”之法。
❸主肌肉、四肢。肌肉的生长发育及丰满有力, 有赖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充养。脾气健运, 营养充足, 则肌肉丰满, 四肢有力; 反之, 则肌肉消瘦, 四肢痿软。《黄帝内经·素问》:“脾病而四肢不用。”
❹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口为脾之外窍,食欲和味觉与脾的功能有关。《黄帝内经·灵枢》: “脾气通于口, 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唇也能反映脾的功能状态。脾气健运, 口唇运动灵活, 红润光泽。脾虚则唇色淡白无华,口唇无力,松弛下垂; 脾寒则蹇唇似笑; 脾有热毒则口唇溃烂; 脾虚湿邪, 则口唇歪向一侧。


脾spleen

位于腹腔血液循环通路上的次级淋巴器官。无输入淋巴管和淋巴窦,但有输出淋巴管和血窦。
组织结构 外包被膜,由浆膜和一层富含平滑肌的致密结缔组织组成。被膜伸入脾内形成小梁,也含有平滑肌,小梁相互连结组成丝瓜络状支架,支架中布满脾实质称脾髓,包括白髓与红髓。
白髓 由淋巴组织绕动脉而成。其中弥散性淋巴组织称为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小结称为脾小体。前者为胸腺依赖区,主要居留T细胞,当抗原刺激引起细胞免疫应答时,体积增大; 后者结构同一般淋巴小结,其帽与明区朝向红髓,主要居留B细胞,在进行体液免疫应答时,其体积增大,数量增多。
红髓 穿插在白髓之间,富含血液,新鲜时呈红色故名。由边缘区、脾索和脾窦组成。❶边缘区。为白髓与红髓的移行部,淋巴细胞比白髓少,但比红髓多,其中B细胞多于T细胞,还含有大量巨噬细胞和各种血细胞。中央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常直接开口于此,故边缘区是淋巴细胞从血液进入白髓和红髓的重要通道,也是大部分血液进入红髓前被滤过处以及脾内各有关细胞首先接触抗原的地方。
❷脾索。为相互连结成网的条索状淋巴组织。主要是B细胞居留处,还含有许多巨噬细胞、浆细胞和各种血细胞。在猪和反刍兽,还分布有许多与小梁相连接的散在平滑肌纤维。
❸脾窦穿插于脾索之间,是一些相互连通的血窦,其大小和形状变化很大,结构较特殊,其内皮细胞称里细胞,呈长梭形,沿脾窦长轴纵行排列,细胞之间有明显间隙,细胞外为不完整的基膜和环行的网状纤维,从而使脾窦成为可扩大和缩小的栅栏状多缝隙结构,有利于各种血细胞穿过。
血液通路 脾动脉从脾门进入小梁形成小梁动脉,再进入白髓失去外膜而形成中央动脉,后者沿途发出许多分支,或在淋巴小结组成毛细血管网,或在动脉周围淋巴鞘内穿行最后终止于边缘区; 其主干则进入脾索形成髓动脉、鞘毛细血管或动脉毛细血管,其中鞘毛细血管内皮较厚,基膜不完整,外围有富含巨噬细胞的网状组织所形成的椭圆形鞘,即所谓椭球。当脾内平滑肌松弛时,血液可缓慢地通过其网状组织进入红髓,收缩时则可迫使血液直接从管腔流向动脉毛细血管。但有些动物的鞘毛细血管不发达,动脉毛细血管或与脾窦相通连,或直接开口于脾索,最后,仍经脾窦汇合形成脾静脉离脾(见图)


脾的血液通路模式图


1. 小梁静脉; 2. 小梁; 3. 血窦;4. 动脉毛细血管;5. 鞘毛细血管;6. 髓动脉; 7. 开放的毛细血管;8. 暗区; 9. 帽;10. 亮区;11. 边缘区;12. 动脉周围淋巴鞘;13. 中央动脉; 14. 小梁


功能
滤过血液 边缘区、脾索和椭球都含有大量巨噬细胞,不仅能有效地清除侵入血液内未经“处理”的细菌和抗原物质,还能吞噬衰老的红细胞、退化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并将其分解。
参与免疫应答 过程与淋巴结相似,含B细胞较多,是动物体内产生抗体的重要器官。切除脾后,可导致动物产生抗体的能力降低,血液中衰老红细胞数量增多。但由于其功能是非特异性的,可由其他器官代偿,故切除脾后动物仍能生存。
造血 胚胎时期能生成各种血细胞。出生后,仅马和反刍兽在数周内仍能形成红细胞,成年动物则能生成淋巴细胞。因其仍含有少量干细胞,故在严重失血或患某种疾病时,可恢复其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能力。
储血 脾窦和脾索内都可储存大量血液。需要时,通过脾内平滑肌纤维的收缩,可将所储血液释放入血液循环。

网状内皮系统。位于左膈下及左上腹,膈面隆起,脏面有脾门与胰尾相接,脾血管和神经由此出入。分成被膜和实质两部分,为实质性脏器,血流丰富,质脆,易损伤及出血。正常人脾在左肋弓下,摸不到,若因病变充血时可明显肿大。脾具有贮存血液,破坏衰老红细胞,调节血量和产生淋巴细胞的作用,在婴幼儿有造血和免疫的功能。


五脏之一。与胃相表里。主要功能是:1.主运化。运,转运输送;化,消化吸收。指脾有消化、吸收、转输、布散营养物质与水液的功能。人体气血、津液等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均来源于饮食水谷的精微,故称“脾为后天之本”。2.主统血、主升清。指脾有统摄血液,防止其逸出脉外的作用和升清气,维持内脏正常位置的作用。若脾气虚不统血,则见便血、崩漏;脾不升清则头晕、泄泻;脾气(中气)下陷则久泄脱肛、内脏下垂。3.主肌肉四肢。指脾运化水谷精微,充养肌肉四肢,使肌肉壮实,四肢灵活有力。4.脾气通于口。饮食、口味与脾的运动功能密切相关,故有“脾开窍于口”之说。5.脾的经脉为足太阴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

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中国成年人脾的各径和脾的重量,平均值为:男子脾长13.36 cm,脾宽8.64 cm,厚3.07 cm,脾重155.84 g;女子脾长13.09 cm,脾宽8.02 cm,厚3.05 cm,脾重138.43 g。脾的位置常随体位、呼吸及胃肠充盈程度而变化。5.76%~35%的人有副脾,少则1个,多则4~5个。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