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土地所有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关系的基础。土地所有制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是由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而社会生产方式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因此,不同的土地所有制,最终也是由生产力的状况所决定的。此外,一个国家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还受到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发展特点的影响,因而,即使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其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也不完全相同。
迄今,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五种社会生产方式,相应地也有五种土地所有制,即: 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此外还存在着几种社会经济制度下共有的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以及一些过渡形态的土地所有制。这些不同种类的土地所有制,从实质上说,大体上可区分为两大类: 即公有制和私有制。
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规定,中国现行的土地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有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宪法和土地管理法规定: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山、自留地,属于集体所有。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在中国土地总面积中,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说明,国家所有的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各有多少面积、各占多大比例。据有关资料,在中国现有耕地中,属于国家所有的占5.6%,属于集体所有的占94.4%; 现有森林面积中,70%以上属于国家所有,20%多属于集体所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8: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