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土壤水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土壤水分Turang shuifen土壤中各种形态水分的总称。又称为土壤湿度。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灌溉水和地下水。有固态水、汽态水和液态水三种,其中固态水仅在低温冻结时存在,汽态水常存在于土壤孔隙中,液态水存在于土壤颗粒表面和粒间孔隙中。在一定条件下,三者可相互转化,但以液态水分数量最多。土壤液态水根据其所受的力一般分为吸湿水、毛管水和重力水,分别代表吸附力、弯月面引力和重力作用下的土壤水分。苏联学者还把由土壤颗粒表面的吸着力所保持的水分成吸湿水和结合水;毛管水又分毛管支持水、毛管悬着水以及毛管上升水;重力水分渗透自由重力水和支持自由重力水等。吸湿水只有少部分可供植物吸收,毛管水是植物生长可利用的有效水,而重力水的存在说明土壤孔隙多数已被水充满,造成通气不良而危害植物生长。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影响土壤性质和肥力水平的主要因素。 土壤水分在105—110℃下能从土壤中驱逐出来的水。按其在土壤中的存在状况可分为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和重力水。毛管水是对植物有效的水分。 土壤水分土壤中各种形态水分的总称,分为液态、固态和气态3种,主要来源于降水、灌溉水和地下水3种途径。土壤中水分含量通常以水分常数表示,水分常数包括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萎蔫系数和吸湿系数4个方面。田间持水量一般以1/3大气压时的含水量表示,萎蔫系数以15个大气压时的水分含量表示,吸湿系数一般以相当于吸力为31个大气压时所保持的水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