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戴维营会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戴维营会谈Daiweiyeng huitan1959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与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总统别墅戴维营举行的会谈。50年代中期,东西方的10年冷战开始出现缓和。1959年9月,赫鲁晓夫应艾森豪威尔邀请访问美国。25—27日在戴维营举行会谈,就德国的统一、柏林的地位、裁减军备、美苏关系等问题进行谈判。会谈中,赫鲁晓夫作出让步,取消1958年提出的关于在一定期限内解决柏林问题并与民主德国签订和约的最后通牒; 美国同意召开四大国会议, 讨论德国与柏林问题; 艾森豪威尔接受邀请, 定于1960年春访苏(后因美国U—2飞机入侵苏联事件被取消)。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首脑的第一次会谈, 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 但使紧张的柏林局势得以缓和, 美、苏关系有所改善。会后, 赫鲁晓夫宣扬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 “戴维营精神”。 戴维营会谈Daiweiyeng huitan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首脑的首次双边会谈。5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逐渐出现既缓和又争夺的局面。为达到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目的,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多次表示希望通过大国首脑会谈结束冷战。1959年9月,赫鲁晓夫应邀访美,于25—27日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总统别墅戴维营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会谈。双方就德国的统一、柏林的地位、裁减军备、双边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价还价。赫鲁晓夫作出让步,取消苏联1958年宣布的在一定期限内解决柏林问题和苏联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签订和约的主张,换取美国同意参加苏联倡议召开的四大国最高级会议以讨论德国和柏林问题,艾森豪威尔应邀将于1960年春访苏。会谈结束后,发表了联合公报。苏联大肆宣扬“戴维营精神”,声称会谈是“人类历史新的转折点”。会谈并未取得实质性成果,只是使柏林局势稍有缓和,美苏关系略有改善。1960年5月发生美国U—2飞机入侵苏联事件,美苏关系又趋紧张,四大国会议和艾森豪威尔访苏安排流产。 戴维营会谈苏美两国首脑的会议。1959年9月25—27日,赫鲁晓夫和艾森豪威尔在美国总统别墅戴维营举行。双方就德国问题、柏林问题、裁军问题、核武器问题以及苏美关系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