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Lingdao fangshi lianxu tongyiti lilun美国行为科学家施米特和坦南鲍姆提出的一种有关企业领导方式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现实中不仅存在民主与独断两种领导方式,还有其它类型,大致可分为7种。每种类型的演变都包含了领导权力及影响和下属的权力与影响之间此消彼长的对立统一关系,如图所示: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自左至右,管理者权力和影响由大逐渐变小,下属的权力逐渐由小变大。该理论认为,要选择有效的领导方式,要分析三项变量:❶领导的力量。包括领导的价值观念、对下级的信心、对未知情况安全程度的感觉和领导风格。❷下级的状况。包括下级的经验多少、期望与需求、培训状况等等。 ❸环境状况。包括组织的形式、团体的效率、所遇问题的种类以及决策时间的压力等。该理论的倡导者特别指出:对当代各级领导者而言,领导方式的选择并非完全随个人意志为转移,组织成员参与决策的要求和有关团体的压力常会对此发生影响。因此,领导者在选择领导方式时,要小心评估环境压力。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