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地税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地税

税种名。土地税。土地为当政者所有,用者应向所有者交纳费用。当政者以强制手段向所辖之民索要之财物称税。税是用以维护国家存在的经济来源。地税,在夏朝以前就已经存在。商周时近一步完善了地税制度。《周礼·地官司徒》: “以土均之法辨5物9等,制天下之地征,以作民职,以令地贡,以敛财赋。” 西周时以土地等级交纳税赋。以后历代地税不一,但,其纳税方法及额度越来越细。《元史·食货志》: “元之取民,大率以唐为法。其取于内郡者,曰丁税、曰地税,此仿唐之租庸调也。取于江南者,曰秋税、曰夏税,此仿唐之两税也。丁税、地税之法,自太宗始行之。初,太宗每户科粟2石,后又以兵食不足,增为4石。至丙申年,乃定科征之法,令诸路验民户成丁之数,每丁岁科粟1石,驱丁5升,新户丁驱各半之,老幼不与,其间有耕种者,或验其牛具之数,或验其土地之等征焉。丁税少而地税多者,纳地税,地税少而丁税多者纳丁税。”

地税land tax

❶唐代租、调外另按田亩或户等征税的制度。贞观二年(628)规定:对王公以下按其农田所产粟、麦、稻之类,亩纳2升,存贮州县义仓,以备灾荒年代使用;永徽二年(651)改为按户出粟;开元二十五年(737)又规定王公以下仍按垦田数纳粟,商贾则分户等缴纳;神龙(705~706)后,政府将州县贮粮运往京师,还勒令百姓出脚钱;大历(766~779)以后,地税及其附加税逐渐增加。至推行“两税法”时,地税亦全额并入于两税法中。
❷土地税的简称。它在各种租税中历史最久,征收方式因时因地而有异,一般以土地面积、等级、价格、收益或增值等作为定税额的依据。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