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震波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地震波dizhenbo震源及其附近,震动一开始都表现为冲击式的,然后形成规则的波,向四周传播出去,这种波称为地震波。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岩石中各质点有规则地震动并依次传导,然后各自回到原来静止的位置。质点从静止位置到波峰的高度或波谷的深度,叫振幅; 从波峰到波谷的全部振动幅度叫双振幅; 从波峰到波峰或从波谷到波谷之间的距离叫波长; 波前进一个波长的时间叫周期。地震波包括体波和面波,体波又分为纵波和横波。弹性体内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同的叫纵波 (也叫p波或压缩波),它是引起地面颠簸的地震波,这种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较快,每秒钟达5~6公里。弹性体内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前进方向互相垂直的叫横波 (也叫s波或剪切波),它是引起地面物体水平摆动的地震波。横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较慢,每秒钟仅为3~4公里。地震波传到地表,产生一种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波,很象平静湖面上投石后产生的水波,这种波称为面波(也叫L波),它的传播速度最慢。强烈地震发生时,首先是纵波到达地表,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接着横波到达,开始左右(或前后)摇摆。纵波和横波以不同角度与地面接触,加上面波的作用,使地表产生复杂的震动,造成各种破坏现象,出现山崩、地裂、喷沙、冒水、滑坡以及建筑物的倒塌、人畜伤亡等。 地震波地震时产生的波动。以弹性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四面八方传播。传播途径为复杂的曲线,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加大。通常分为两类。在地球内部传播的称“体波”;沿地面(界面)传播的称“面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