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垂帘听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垂帘听政

封建时代在特殊情况下,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在会见大臣和处理政事时,殿上用帘子遮隔,叫 “垂帘”。清咸丰十一年 (1861),慈禧太后在北京发动政变,杀逐顾命八大臣,与慈安太后钮祜禄氏实行两太后垂帘听政。慈安太后性懦弱,权柄操于慈禧之手。清制垂帘有召见和引见两种仪规。召见内外臣工,地点在养心殿东暖阁,由议政王、御前大臣之中轮流选派一人,将召见人员带领进见,两宫皇太后垂帘,皇帝同在。京外官员引见,地点在养心殿明殿。同治十二年 (1873),归政同治帝。次年,同治帝死,光绪帝继位,两宫太后再次听政。光绪七年 (1881),慈禧进药毒死慈安,此后独自听政。光绪十五年,她 “撤帘归政”,但实际上仍操内政外交大权。光绪二十四年,发动戊戌政变,幽禁光绪帝,慈禧又行 “训政”。慈禧是同治、光绪两朝实际的最高统治者,统治中国长达半个世纪。

垂帘听政

太后掌握朝政称为“垂帘听政”。1861年8月慈禧太后等发动“祺祥政变”,推翻顾命八大臣,始与慈安太后共同听政,实权在慈禧手中。1889年光绪成年,表面上“撤帘归政”,实际上内政外交大权仍由慈禧操纵。1898年9月,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再次临朝听政。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