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jichu sheshi
亦称基础结构。指为城市和工业区的生产、流通提供条件与服务的部门和设施的总称。
基础设施或基础结构是英文infrastructure的意译。这个概念20世纪40年代出现于西方,以后被苏联、东欧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广泛使用。基础设施按其不同职能分为两类:❶生产性基础设施,即直接为生产部门服务的设施和部门,如道路、机场、港口、水电、油气管线、通讯联络线路、仓库等;
❷非生产性服务设施,即与生产发生间接联系的部门,如住宅、商店、旅馆、医院、学校和其他服务性机构,它们为居民和劳动者提供日常的生活服务。
基础设施是生产、建设事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因而在经济发展中应处于优先地位。任何新建、扩建项目,特别远离城市的重大项目或工业基地的建设,都必须对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筹安排,以便项目建成投产后能尽快发挥效益。一般来讲,一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对基础设施的投资需要量就越大。这种投资多数由国家投资或支持。基础设施在西方也有把它叫做社会间接资本(Social Overhead Capital)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