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塞内加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塞内加尔Senegal西非国家。在塞内加尔河左岸。面积196722平方公里。人口635万(1984年),90%信伊斯兰教。首都达喀尔。境内大部为平原。热带干湿季气候。经济以农矿业为主。盛产磷酸盐、花生。 塞内加尔全称塞内加尔共和国。位于非洲西端。面积196,722平方公里。人口635万 (1984年),有沃洛夫族、谢列尔族等20多个部族。全国80%的人讲沃洛夫语,官方语言为法语。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首都达喀尔。地势自东向西略倾斜,东南部为丘陵,中东部为沙漠地带。主要河流有塞内加尔河、冈比亚河。属热带气候。主要矿藏为磷酸盐、铁等,此外还有石油、大理石、泥煤、盐。水利资源较丰富。农作物有花生、棉花、小米、高粱、水稻、玉米、甘蔗等。工业以食品和农产品加工、化学、纺织、皮革、建筑为主。出口花生及其制品、磷酸盐、鱼产品; 进口食品、石油、机电设备和日用消费品。达喀尔港是西非第二大港,也是重要国际航空枢纽。货币名称非洲法郎。历史上先后属于泰克鲁王国、马里王国和桑海帝国。1445年起葡、法相继入侵,1864年沦为法殖民地,1909年划入法属西非洲,1958年11月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59年4月4日塞与苏丹 (今马里) 组成马里联邦,1960年6月20日宣告独立,同年8月20日塞退出联邦,成立独立的共和国。1971年12月7日同中国建交。 塞内加尔非洲大陆最西部国家。全称塞内加尔共和国。1960年8月20日建国。国土面积196722km2,人口880万(1997)。首都达喀尔。1971年12月7日与中国建交,1996年1月9日中止外交关系。境内地势低缓平坦,东南部有少量海拔200m以上的丘陵,中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为半沙漠地带。塞内加尔河在境内长850km。海岸线长500km。大部分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9℃。年降水量500~1000mm。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26379亿非洲法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10美元。1997年6月汇率:1美元=582.90非洲法郎(塞货币)。1995年工业产值4728亿非洲法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9%。1995年农业产值5096亿非洲法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3%,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可耕地800万hm2,已耕地260万hm2。花生种植面积100万hm2。花生大部分供出口。粮食仅能满足40%的需求。国内运输以公路和铁路为主。铁路总长1225km,公路总长14000km,其中柏油路3900km。塞内加尔河全年通航,距离为220km。汛期可通航924km,达喀尔港是西非第2大港,年吞吐量500万t。达喀尔约夫机场为国际机场。年平均客运量为90万人次。另有15个二级机场。1991/1992年度,全国有小学生80万人,初高中学生18万人,大学生2.6万人。在国外的留学生和研究生约5000人。全国有高等院校10所。小学入学率为48%,成人文盲率为73%。塞内加尔2003年人口1030万。国庆日4月4日。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63亿美元。经济增长率5.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12美元。通货膨胀率0.05%。2002年工业、农业、旅游业产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9%、16.3%、3%。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