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同事关系的原则
被领导者之间的交往是更普遍更经常的交往,相互间的关系即狭义的同事关系更需要重视和处理好。从现实中看,它比上下级关系显得自然,但也容易产生问题。尤其是众多同事之间年龄相异,性格不一,加上利益关系等因素,出现一些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这是同事关系比较难处的主要原因。
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同事关系,最根本的是,必须对同事关系的性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同事关系既有互助合作的一面,又有互相竞争的一面。在处理同事关系时,既要互相服务、互相合作,又要有竞争,这才是正确的出发点。
(1)敢于“冒尖”。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上进心人皆有之。但问题是现在常有人在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敢争先进,害怕因表现出色而得罪同事。产生这种现象固然有很多因素,却也说明这些人在处理同事关系上认识不尽正确。同事关系应当搞好,但决不是靠甘居中游甚至碌碌无为来实现的。同时还应该看到,中国实行全面改革和开放以来,人际关系日益呈现出崇尚德才的特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开始形成。在这种形势下,在处理同事关系的观念上,要抛弃那些不合时代潮流的成分,敢于“冒尖”,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才干和为集体、社会做出贡献,来赢得同事的尊敬和喜爱。当然,“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要与周围同事一道创造第一流的工作,而不能只顾自己干,更不能靠损害别人来抬高自己。
(2)正确对待他人的成绩。同事之间各有所长,其他同事必然会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面对这种现实,我们不应该嫉妒。从整体上看,一个单位的工作是多方面的,每个人都能发挥其长处并取得成绩是好事; 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干得好,集体目标是无法实现的,反过来也要使你个人的利益受到影响。所以,应该欢迎同事超过自己,勇于承认差距,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并以此为动力,激励自己赶上并超过他们。有人害怕别人、疏远别人或散布流言蜚语以图搞臭别人等做法,这实在可悲。因为这是弱者的表现,反映了内心深处对自己的不信任和缺少志气。
(3)加强交流。在同事关系上,常有人与周围的人天天相处却极少交流。这种落后于时代的行为方式必须改变。同事之间应当经常进行信息交流,就工作问题交换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还应当有感情交流,诸如逢年过节互相拜访,适时谈谈个人生活和家庭情况,一道参加单位里的文娱活动等等,都是较为有效的方式。
(4)妥善处理矛盾。同事相处,难免会因种种原因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当矛盾出现时,每个人都应当先冷静地作出分析,然后根据矛盾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如果矛盾产生的原因部分在己方,就应当主动检查自己。如果完全是对方的责任,则该解释就解释,该批评就批评,但也需有宽宏的度量,不要暴跳如雷,也不要怀恨在心。当在名利等问题上与同事产生矛盾时,只要不失原则,还是应当发扬先人后己的风格。当遇到纯属因琐碎小事而引起的矛盾时,最可取的是“难得糊涂”。当然,如果发生的是原则性的矛盾,特别是在有关党和人民的利益、集体的利益等问题上与同事产生矛盾时,倘若自己是正确的一方,就必须敢于维护原则,绝不能回避或退让,哪怕得罪人也要坚持正义。
(5)互相帮助。满腔热情地从各方面帮助同事,是良好的同事关系的重要内容。在工作上,当看到同事忙不过来时,应当尽自己所能为其做些辅助性工作; 当看到同事的工作难以获得进展时,应当主动地为其出主意、想办法; 当看到同事将要或正在犯过错时,应当及时地指出; 当看到同事因受到挫折而产生思想波动时,应当真诚地帮助其解除思想负担、振奋精神。在生活上,当同事患病或发生家庭困难时,应该真诚地表示关心,从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其分忧解难。“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观念必须抛弃。
(6)同事关系还应成为君子之交。这里所说的君子之交,是指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征的同事关系。它与建立在卑微的个人利益基础上、凭金钱或酒肉来维系的小人之交有着天壤之别。它经得起时间和各种环境的考验。同事之间能够互敬、互学、互助、互促、互谅,开诚相见,肝胆相照。这种同事关系是中国人民传统道德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