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复堂词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复堂词话一名《谭仲修先生复堂词话》。词论。清人谭献(1832—1901)撰。一卷。献有《复堂词》已著录。此编系谭氏弟子徐珂辑成,成书于民国十四年(1925),约一百三十则,一万五千字。多录于谭氏《复堂词》及《箧中词》。谭氏系一代词家,评论历代词人多有深刻见解。评清人词及词集处尤多。“阮亭、葆馚一流,为才人之词,宛邻、止庵一流,为学人之词。唯三家(指蒋春霖、纳兰容若、项廷纪)为词人之词。”成为词坛名论。有一九八六年中华书局《词话丛编》本。另有《心园丛刻》本,题《谭仲修先生复堂词话》一卷”。一九五九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校点本,收入《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与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冯煦《蒿庵词话》同刊。 复堂词话词话。一卷。清谭献撰。谭献(1831—1901),初名廷献,号涤生,后更名献,字仲修,号复堂,晚号半厂。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同治举人,屡试礼部不第,署秀水县教谕,历任歙、全椒、合肥知县。后淡于仕进,告归乡里,锐意著书。晚年应张之洞之邀,主讲湖北经心书院。工诗词古文,著有《复堂类集》,编有《箧中词》、《复堂词录》。光绪二十六年(1900),弟子徐珂经其认可,将散见于各种著述及日记中的论词之语辑成一编,共一百三十一则,定名为《复堂词话》,于1925年梓行于世。 复堂词话一卷。清谭献(1832—1901)撰。谭献原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屡应礼部试不第。曾入福建学使徐树藩幕。历任秀水县学教谕及安徽歙县、全椒、合肥、宿松知县。晚年辞官归里,生活清贫。张之洞聘其主讲经心书院,年余辞去。谭献年十五学诗,年二十三学词,三十岁以后注意考辨词学流别。论诗尊崇儒家古训。其诗多古体。吴怀珍称其诗“优柔善入,恻然动人,使人歌呼悲愉而无以自主”(《 〈复堂诗〉叙》)。其词含蓄隽秀。陈廷焯评其词说:“品骨甚高,源委悉达,其胸中、眼中,下笔时匪独不屑为陈、朱,尽有不甘为梦窗、玉田处,所传虽不多,自是高境。” ( 《白雨斋词话》)著有《复堂诗》、《复堂词》、《复堂日记》、《复堂类集》、《复堂文续》等,编有《箧中词》、《箧中词续》等。《复堂词话》是其论词的专著,其论词继承常州词派的主张,以提高词的地位为己任,提出了“乐府失而求诸词”的论点。有清刊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