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复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429 复社

明末文学团体。崇祯二年成立于江苏吴江,由张溥、张采(号娄东二张)发起,是由江南应社、云间几社等十几个文学社团联合而成,主张“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因此得名。文学上受前、后七子影响颇深,“志于尊经复古”,但由于时代动荡,较注重反映现实,在文学、经学上都有一定成就。而且,该社富于政治色彩,以东林后继自任,故规模很大,“从之游者几万余人”,声势遍及海内。

复社fushe

明末文社。崇祯二年成立于吴江(今属江苏),系由云间幾社、浙西闻社、江北南社、江西则社、历亭席社、崑阳社、云簪社、吴门羽朋社、吴门匡社、武林读书社、山左朋大社、中州端社、莱阳邑社、浙东超社、浙西庄社、黄州质社与江南应社等十几个社团联合而成。主要领导人是太仓张溥和张采。
明朝万历以后,政治日益腐败,阉党擅权,张溥等人痛感“世教衰,士子不通经术,但剽耳绘目,几幸戈获于有司,登明堂不能致君,长郡邑不知泽民”,所以联络四方人士,主张“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因而名曰“复社”。复社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自称继承东林,敢于评议时政。复社的成员,多是青年士子,先后有2255人之多,社会影响很大,因而为权贵所恶,朝廷下严旨察治。清兵入关前后,多数复社成员积极参加抗清活动,清兵南下后,他们仍坚持武装斗争,如陈子龙、夏允彝等。明亡后,一些著名的复社成员,遁迹山林,少数入仕清朝。复社的成员在文学方面,“志于尊经复古”,祖述“六经”,但他们能够面对现实进行创作,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他们还提倡熔经铸史,整理古籍文献,开创了清代学术研究的风气。

复社

参见“明代文社”。

复社

明末文学团体。以张溥、张采为首,崇祯六年成立于江苏苏州。《明史·张溥传》:“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日复社。”文学主张复古,推崇七子,后因民族矛盾使作家改变作风,主张改良,“务为有用”。陈子龙为诗歌代表,张溥为散文代表。顺治九年(1652) 复社被迫解散。

复社

明末政治结社、文学团体。崇祯六年(1633)由张溥、张采首倡,成立于江苏苏州。因志在“复古学”,故名“复社”。主要成员尚有黄宗羲、陈贞慧、吴应箕、陈子龙、杨廷枢等。复社继东林党之后,以讲学批评时政,抨击权奸。南明时屡受马士英、阮大铖迫害,清初又遭严禁,顺治九年(1652)解散。在文学方面,早年受前、后七子影响,虽主张“务为有用”,然作品多有复古拟古之风与摹拟雕琢之习。后有所改变,作品多产生于现实斗争中,富忧国忧民之情与慷慨激昂之气。陈于龙之诗,张溥之文,为复社文学代表。

复社

不公开的进步出版机构。1937年冬在沦陷的上海成立。胡愈之作为发起人,联络许广平、周建人、张宗麟、郑振铎、王任叔、冯宾符、吴耀宗、陈明等20人,每人出资50元作为开办资金。张宗麟任经理。该社最早编辑出版《鲁迅全集》(20卷本),“六百余万言之全集,竟得于三个月中短期完成,实开中国出版界之奇迹……”。该社出版的美国记者斯诺访问延安的《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用事实驳斥了国民党的反共宣传和造谣污蔑,在读书界引起震动,上海各大学、中学组织读书会,暗中传阅此书。该社还重印发行一批马列著作。1941年12月日军进占上海租界,该社停办。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