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多效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多效唑paclobutrazol

抑制型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商品名Cultar、PP-333。化学结构式:

1984年由英国卜内门(ICI)公司首先开发成功。
性能 原药外观为白色固体,密度1.22,熔点165~166℃。水中溶解度为35毫克/升,溶于甲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可与一般农药混用。常温(20℃)贮存稳性不少于两年。对高等动物低毒。雄、雌大鼠急性经口LD50分别为2000、1300毫克/千克。急性经皮LD50大鼠和家兔均大于1000毫克/千克。对家兔皮肤和眼睛有轻度刺激作用。试验条件下未见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植物体内贝壳烯酸氧化酶,破坏内源赤霉素的合成。也可提高水稻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降低内源吲哚乙酸水平。处理后的稻株顶端生长优势明显减弱,促进侧芽(分蘖)滋生。秧苗外观矮壮多蘖,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水稻叶片、种子及根部均能吸收多效唑。叶片吸收后大部分滞留在受药部位很少向外运转。
应用 多效唑对作物生长的控制效应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例如用100毫克/升药液150千克浸泡稻种100千克36小时,然后催芽播种,或于水稻1叶1心时,用100毫克/升药液1500千克/公顷,喷雾排干水的秧田,均能达到控长促蘖的效果,控长率和促蘖率一般为30%和50~ 100%。此外,水稻抽穗前30天,每公顷用300毫克/升多效唑900千克进行叶面喷雾,有很好的防倒伏作用。经多效唑处理的油菜秧苗素质明显提高,移栽后抗冻力大为增加。多效唑还有使桃、苹果、柑桔植株矮化、控梢和提前结果的效能。经多效唑处理的草本和木本花卉,株型紧凑,更具观赏价值。多效唑在土壤中持效期较长。使药地块在收获后应注意翻耕,以减轻对后茬作物的抑制作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4: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