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多行不义必自毙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中国古代道德评价用语。义,正义,也指道德原则;毙,死亡。意指经常干不正义、不道德事情的人,必然要自取灭亡。语出《左传·隐公元年》:郑庄公即位,其母姜氏偏爱小儿子共叔段,就向郑庄公提出,把京城封给共叔段。大臣祭仲谦于庄公说:“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庄公说:“姜氏欲之,焉辟害。”祭仲又说:“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郑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这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意思相近。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经常从事非正义活动,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坑害人民和社会的人,不仅要受到人们的道德谴责,甚至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