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同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77 大同书近代康有为著。共十卷,成书于1902年,后又屡加增补,1913年在《不忍》杂志分甲、乙两部发表,后出单行本。依据今文经学的公羊三世说和《礼记·礼运》中小康、大同思想,又吸收西方空想社会主义和进化论思想,揉合而成是书,是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理论纲领。书中把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阶段,小康之后方能进入大同。认为中国还处在据乱世,必经西方资本主义的升平世,才能进入太平世。提出“去苦求乐”是人之天性,而人类过去和现在都陷入“众苦”之中,只有“去九界”,才能摆脱“众苦”,进入“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的大同社会,这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理想。认为实现大同社会不是靠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而是靠开明君主自上而下的改良,要一步一步的来,不能躐等。1956年北京古籍出版社校订后出有新版本。 184 大同书清末社会政治思想著作。康有为著。本书内容以今文经的公羊说和《礼记·礼运》大同思想为依据,糅合西方基督教、东方佛教的平等博爱说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达尔文进化论与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提出“大同社会”理想,论述了建立“大同社会”的必然性和方法。在伦理方面,本书首先继承王夫之、戴震等人的“天理即在人欲”观念,辅以西方资产阶级人性论,强调“人生而有欲,天之性”,“去苦求乐”,追求平等“大同”,为人性的自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大同”的根据和动力;其次,论述了人类理想的社会是“大同之世”,“大同之世”人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道德原则乃是“天下为公”;再次,本书揭露了过去和现在社会中人们所遭受的种种苦难,进而提出在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方面“去九界”以达人类“大同”的方法和途径。本书是了解和研究康有为伦理学思想的重要依据之一。 247 大同书康有为 (1858—1927) 著。成书于1901—1902年,1913年在《不忍杂志》上发表甲、乙两卷,全书共10卷,1935年正式刊行。作者依据汉代公羊学说,《礼记·礼运》中的大同思想和佛教的慈悲平等思想,以及他在国内外所受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设计和描绘了一个空想的“大同”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全世界只有一公政府,“无邦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全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土地公有,工业、商业、银行公营,认为这是人类的最高理想。主张用改良渐进的办法消灭私有制,实现公有制;取消家庭,实现生活完全社会化,以此作为实现“大同”的基本前提。这种“大同”社会是空想的、主观唯心的和改良主义的产物。但它批判了封建主义,对于当时处在封建枷锁束缚下的人们的思想有一定的解放作用。 《大同书》datongshu书名。清末维新运动领导人康有为撰。写于1884~1902年。1913年在《不忍杂志》发表两卷,全书十卷, 1935年刊行。书采众家学说,吸收了公羊三世说、《礼记·礼运》中的小康大同学说、佛家慈悲平等说、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耶稣博爱平等自由说,甚至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等,构想并描写出了一个大同世界。它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社会,无阶级、无私产、无家族、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在该书中,他还为这大同社会设计了一个完善的实行公养、公教的教育体系,从胎教开始至20岁全部由社会养育。其教育体系包括:胎教院、育婴院、慈幼院(若不设慈幼院,则总归于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其中胎教院、育婴院、慈幼院属学前教育,是“公养”阶段。胎教院,也叫人本院,是孩子未出生以前通过母体对胚胎时期的生命实行的教育;育婴院(慈幼院并入此院)凡婴儿断乳后,产母离开胎教院,可自行去做自己的事,孩子交育婴院全权管理。育婴院环境优美,建筑精良,孩子有专门医生和女保育员养护,“弄儿之物,无不具备,务令养儿体,乐儿魂,开儿知识为主”,实施体、德、智、美全面教育。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设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却反映了资产阶级积极的向往与追求。 大同书清末哲学著作。初稿名《人类公理》。十卷。清末康有为(生平见《新学伪经考》条)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始作,全书成于光绪二十七至二十八年。后又多次增补。1913年在《不忍》杂志上发表甲、乙两部。《大同书》吸取了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但更多的是用西方的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来阐述“大同”学说。 大同书见“历史”中的“大同书”。 大同书书名,康有为著。初名《人类公理》。1885年始撰,完稿于1901—1902年,并屡经增补。1913年在《不忍》杂志发表两卷,1935年出版十卷本。康把公羊三世说、中国古代大同思想、佛教慈悲思想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及片断接融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等揉合在一起,幻想出一个无邦国、帝王,人皆平等,天下为公的至善至美的“大同世界”。宣扬以不忍之心,改良渐进的办法去实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