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屋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屋顶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特有的体积宏大。出檐深远的屋顶形式,其作用是保护木结构建筑的外墙(唐朝以前是土筑墙,唐朝以后逐渐改成砖砌)不受雨水的侵蚀,不使从屋顶下泻的雨水冲毁外墙周围的台基。大屋顶在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造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形式上经过由简单实用逐渐走向秀美华丽的发展历程,自汉代开始,大屋顶形成向上反曲的屋檐,晋代的建筑又进一步把屋脊二端略为升起呈向上翘起的弧形,屋角反翘,形成大屋顶特有的优美曲线,使厚重的屋顶显得轻盈和雄伟。大屋顶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最具特色的造型之 一,形式多种多样,有四面坡的庑殿顶、重檐庑殿顶、歇山顶、卷棚、攒尖、盔顶等; 二面坡、悬山、硬山及单坡顶等多种形式,并规定了使用者的等级,例如周代天子的宫殿、宗庙用重檐庑殿顶,而诸侯、大夫、士等只能用二坡顶,唐代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可用四面坡的歇山顶,六品及以下官吏和平民的住宅只能用悬山顶,且不能随意增加装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