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明通行宝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明通行宝钞纸币名。明代发行。《明史·食货志》:“ (洪武) 七年 (公元1374年),帝乃设宝钞提举司。明年始诏中书省造大明宝钞,命民间通行,以桑穰为料,其制方,高1尺,广6寸,质青色,外为 (龙) 文花栏。横题其额曰: ‘大明通行宝钞。’ 其内上两傍,复为篆文八字,曰 ‘大明宝钞,天下通行。’ 中图钱贯,10串为1贯。其下云: ‘中书省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25两,仍给犯人财产。若500文则画钱为五串,余如其制而递减之。其等凡六:曰1贯,曰500文,400文,300文,200文,100文,每钞1贯,准钱1000文,银1两。’” 大明通行宝钞明代货币,纸质,始发行于洪武八年(1375年)面额一百文至一贯共六种。一贯等于铜钱一千文或白银一两,四贯合黄金一两。本钱长34,宽22.2厘米,面额为壹贯,文字七行洪武年、月、日,二印一残补。这张“大明通行宝钞”,是举世迄今票幅最大的纸币。现本钱藏辽宁省博物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